央行要为自己的疯狂买单了
2011年10月份及全年,在央行的眼里,疯狂收紧流动性,连续调高利率,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每一次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实施时,央行坚决说,这是适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人都知道这是“胡说八道”!
在2011年央行密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超历史新高21.50%。在历史上,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以上就算是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了,而历次将存款准备金调高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还说是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不是愚弄大众是什么?这种做法,叫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金融家,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来判断,他们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们肯定会说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荒谬!
央行以为收紧流动性可以把房价打下来,但房价打不了多少,却把实体经济打得一塌糊涂了,同时也把股市打得一塌糊涂了。这种荒唐的做法,也害得实体经济很受伤,使得一大批温州老板在被货币政策忽悠后,不得不选择出逃作为唯一选择!而温州经济遇到的问题,仅是全国的冰山一角而已。央行过去从紧的结局现在已经表露无遗,就是:喂饱银行打跨实体经济。
其实要调控房价,是最简单的事。就是不准银行到股市来抽血,由银行自己压信贷规模,使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率达标,也使房地产回归正常。而放任银行来股市抽血,就是与房价调控背道而驰。银行抽到血,就向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实体疯狂放贷,而无节制放贷的结果就是提高了CPI。放贷后又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合格,必须再度向股市再融资。如此恶性循环。这个原理,我在2010-2011年里,分析文章发了多篇。
另一方面调控房价不需要税收政策的忽上忽下就行了。房地产本来就是暴利行业,在2009年-2010年,中央与地方不断出台买房减税+奖励政策,我在当时就说国家疯了!使富者越富,而拿老百姓上交的税款去奖励这批买房的富人!但短短两年后就取消税收优惠了,因为房价压不住了,房价再往上,老百姓大众买不起房,要起来“造反”了,因此不得不立即调转政策取向。其实,这些政策本来不出来不就得了?行政的有形之手太多太乱!难怪人家美国人说中国的政策缺乏稳定性,因为中国的各种政策不但多而滥,而且可以上下矛盾,更是可以朝令夕改!
任何一个经济学家都知道,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难治。今天国家统计局CPI等数据出来了,5月CPI同比为3.0%,创24个月以来新低,显示通货紧缩现象。今年以来,此数据有总体上呈加速下行趋势。今年前三次下调存准率也无济于事了。6月8日央行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股市也不买账而继续下跌。同样显示实体经济市场也将不会买账了。
现在外贸和国内消费全部呈下行趋势,而投资这一块,仅靠发改委集中放行几个项目也是无能为力的。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只有内部暴发出激情才有动力,而一切人为的疯狂调控往往事与愿违。这好比一个人的健康问题,由这个人自己迸发出的活力才是健康,而外来的过度补给营养品就导致此人得“三高”富贵病,外来的过度抽血打压力也会使他皮包骨头濒临死亡边缘。对于经济问题,本来适当引导,让市场经济自己说话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却适得其反呢?
此次CPI数据的出炉,显示了实体经济出了严重的问题,这是央行过去疯狂从紧的结局,可谓自食其果。因此我在此说,央行不得不为自己的疯狂政策买单。至少说明央行最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完全失败的,是完全多余的。正符合我在2011年10月日《央行有人格分裂嫌疑》一文中所分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