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对银行股敬而远之?
A股市场,银行业已成为吸收资本的黑洞。2010年,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完成融资计划,总共募集资金超过3413亿元。2011年这些银行股再度圈钱3654亿元。这些银行股一再地在抛出再融资方案时说未来N年不会再融资,但无一例外地圈到钱后就食言,以致于使整个银行板块陷入无休止圈钱的恶性循环中。
在前两年大肆圈钱后,今年银行业再融资更是变本更厉。而且除了已上市银行再融资外,还有大批城商行来圈钱。包括已获得银监会批准的贵阳银行在内,诸如重庆银行、成都农商行、上海银行、吉林银行、徽商银行等等大批城商行和农商行也在酝酿IPO。
银行业的资本金饥渴让圈钱活动进入永远休止的境地。对于银行板块,虽然市盈率极低了,从价值投资理念出发,已经是很具有吸引力了。但是,保持头脑清醒的小散都应当明白:
1、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应有气候,至今没有它生存的土壤。小散不要随意上了价值投资的当而买入银行股。为什么近期银行股板块市盈率只有四五倍了还集体走弱?而且它们破净在即了。为什么郭树清力挺这些有价值的蓝筹股,市场却不买账?市场难道要给这位大人扇一记耳光吗?
2、无休止的银行业IPO以及已上市银行股的再融资,将使这个板块长期处于资金饥饿症当中,使得中长线看来也令人望而生畏。如此贪得无厌的吸金机器,我们散户惹不起,却躲得起。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股越来越跌近净资产是好事,一方面可以让大盘无太大的力气力再杀跌,二方面让所有的银行板块再融资及IPO都无法成行。银行板块破净将使所有的银行股融资统统胎死腹中。这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3、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处于清理摸底阶段,巨大的地方债务将成为银行业表面优秀业绩之下的定时炸弹。据网上资料显示,地方政府负债已达10万亿。
4、奇高的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不断压缩银行业的获利空间。加上减息的预期,使这个板块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垃圾股”。特别非对称性减息,将会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5、持续的房地产市场紧缩政策将导致银行业产生难以准确估计的呆账、坏账损失。
6、由于银行股均是大象股,敢于放量拉抬的资金主力并不多。机构与主力扎堆其中,各打各自的算盘,心怀鬼胎,一人稍拉抬,做差的主力就疯狂抛盘。由于拉抬需要消耗的资金实在过大,只能使银行板块始终处于长期的低估值状态。
如果某日大盘涨幅不错,银行板块涨2%,虽然有诱惑,但对于小散来说,这区区2%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一来这种情况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数现象,二来没有持续性可言,三来当大盘涨得不错时,其实比较优秀的中小盘股可以远远超过银行股。作为小散,与其进入总体上处于不死不活的银行板块,倒不如进入股性活跃的其他个股,省得令人烦心忍受股价疲态的折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