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上了“价值投资”的当

(2011-08-05 08:48:19)
标签:

股票观察员

价值投资

银行股

股票

分类: 股市视点

不要上了“价值投资”的当

 

 

 

 

    [阅前提醒]希望你以中长期的思维阅读本文,而不是以某一日的涨跌来判定本文的是非。

    [背景资料]自嘲为“黑心资本家”的史玉柱,3月至今总计41轮增持民生银行,高调演绎了一场对银行股的“不了情”。8月17日将是民生银行半年报公布的时间,史玉柱重新跻身前十大股东名单已无悬念。但据记者大致估算,41轮增持举措已让史玉柱浮亏2.4亿元左右。史玉柱认为:“我们增持民生,非投机性买卖,属长线战略性投资。三年内的股价涨跌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关心的是三五年后民生的PE(市盈率)和PB(平均市净率)。”

 

    [我的分析]我认为史玉柱是中国股市最忠实的“价值投资”理念门徒,他认为市盈率低、市净率也低就有价值,因此长期以来,越跌越买这些银行股,造成半年不到就亏损2.4亿元。现在我提出几点看法,供小散朋友参考:

 

    1、“价值投资”在中国只有理论价值,根本没有实用价值,除非出现在拉指数的大牛市时期。而这种拉指数的大牛市时期,A股有史以来,只有一次。因此,我认为“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适用的时间范围是非常狭窄的。一般情况下,包括结构性牛市、震荡市、熊市,价值投资理念都没有生存的环境。

 

    2、2009年7月民生银行股价在7.30元时,其市盈率不到10倍,你说股价低不低?按常规看,市盈率达到10倍以下,就是低,就有价值。按世界公认标准,市盈率在15倍以下,都是价值区间,是好股。但是,民生银行一路下跌,跌到现在市盈率进入5.8倍(动态)也不到的区位,你说低不低?可见,低是一个相对的观念。

 

    3、银行股都是大象股,在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的现在,在股市不断抽血造成资金紧张的现实面前,根本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资本来撬动大盘股。银行股将长期保持不死不活的走势!凡是作出银行股有价值的分析结论,都是从根本上忽视货币政策面的事实!我说这话,是因为徐小明大师现在又在文中叫大家仿效史玉柱买银行股。我的看法是:小散有那种若能买入后持有3-5年的耐力,那么你就听大师的建议吧。

 

    4、银行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基本面不断转向恶劣的现实面前,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现实面前,它们的市盈率可以因为坏账而突然变得高企,到时所谓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5、小散在时间上是绝对输不起的。史玉柱不断增持民生银行的理由是:他们是为了等候至少3年甚至5年以后银行股逐渐体现出价值来。而你作为小散,你能等3年以上甚至5年吗?但是,即使能等到上3-5年,又有谁能保证到时银行业的市盈率还是那么低?很可能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及过量放信造成的中小企业的呆账,使银行的市盈率变成十几倍,而不是现在的五六倍。所以,到时仍然没有“价值”。同时,又由于银行业不断地再融资,一方面分化稀释每股收益,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股的股数大增导致股价长期不振,“物以稀为贵嘛”!

 

    总之,小散不要上了价值投资的当。在大部分的时候里,当你冲动想要与银行股私会的时候,请你读一读本博6月27日《不要进入银行板块的六点理由》一文吧,当我发文后至今,你看看银行股整体大跌的事实吧。若是一定要玩,那么你也要小心,只能在阶段性严重超跌的时候小玩一下,特别是连续下跌后再度出现恐慌性杀跌时,小玩一下博一点反弹。但是我的建议仍然是不碰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