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卖出思路

(2011-07-30 10:42:31)
标签:

股票观察员

卖出股票要领

如何卖股票

分类: 技术知识

股票卖出思路

 

 

 

    常言道: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现在本博零乱地整理一些卖出股票的常识,希望我们在共同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有朝一日我们都可以成为师傅。

 

    1、转跌股的卖出

    从高位往下爬的股票,如果要维持强势,不应当连续三天以上停留在5日线下方。假设某只股票的股价从高位下来后,连续三天未收复5日均线,对于短线操作策略,稳妥的做法是退出来再说。

 

    2、出利好的卖出

    一般认为,遇重大利好想第二天高开卖出,可能能获取较多收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较多的收益是:高开低走的可能性是常见的,高抛就是收益;存在的风险是指:高开封涨停,再接下来还有冲高过程。所以,判别利好的性质是重要的。一般而言,诸如重大资产重组在证监会未确定性核准消息前、因主营业务大增而前期未炒高的刚发布的公告、因转型矿业等而得到的实质性利好但尚在策划或谈判过程,等等,属于重大利好,高开后一般不宜出,后续空间较大。而上述各利好消息在二次确定或二次公布,完全明朗化后,则不是利好,而是利好出尽!高开就要出为主。如前天上午本博提示航母相关股要出,因为管理层明确了“正大旧船改造成航母的消息”,而此前一段时间,媒体猜测“八一”航母会面世,早已炒作过了。结果,这两天,航母造船相关股全线大跌!

 

    3、高位收阴卖出

    日线图上收出的K线,在特征上留下从上至下突然击发出大黑棒或槌形并破重要平台时,无论如何都应该出货。这是我前期曾专文论述过的一种高位放量式的走法(见新浪博客7月23日晚上文章),出货必须抢时间。

 

    4、转熊股的卖出

    跌破中长期均线的股票,在事实上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弱势股,可以称之为“转熊股”或是阶段性“转熊股”。假设某只股票的股价破20日、30、60日均线或号称生命线的120日线、250日线时,一般尚有8%至15%左右的跌幅,先退出来观望较妥,这是一般的经验。

 

    5、反弹股的卖出

    长期下跌后形成了市场底,不论这个底是长期大底还是阶段性底部,这个底形成后,在上升的第一阶段,中小盘个股通常会有20%至35%左右的涨幅。在操作上不要贪心,见好就收。必定有个二次回落过程,可以让你从容接回筹码。

 

    6、节日前的卖出

    重大节日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调整手中的筹码,可以低仓甚至空仓一段时间。不要计较误差了一、二天,要保持观望为主。这是重大节日前的常规性反应,近年来,已经成为A股的习惯。如果你看好节后的市场,那么在节日的最后一天或是节后的初期,必定都有机会重新进场。

 

    7、政策转变卖出

    当行情进入比较疯狂的时候,政策面通过相关媒体明示或暗示要出整顿告示后,比如有关管理层提示要注意风险或是出了一些打击股价的所谓“操纵案”,或是说要密切监视有关账户等,作为散户,应小心了,在操作上宜战略性撤离,逢高出局必是上策。

 

    8、近前高股卖出

    并不是说近前高股都要卖出,而是说,近前高股在以下情况下要密切观察,看看是否要卖出。对于近期有了前高已回落的股票,要密切观察此股股价反弹接近前高时的量能,未达前期制高点或成交无量达前期高点时,不宜留着该股票。因为主力不敢放量创新高,就表明有意要构筑双顶中的第二个顶!

 

    9、熊市前的卖出

    对于全局性形势发生不容乐观局面时,比如2007年起冒出的金融危机;比如国家出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向恶劣的问题或不明朗或停滞不前时,能出多少就出多少,资金不要在股市上停留。这是先出逃先彻底一身轻松的最佳办法。

 

    10、趋势变的卖出

    记住一句重要的话:覆之下鲜有完卵!大势明显显示不妙,先出为佳。不要以为你的个股还只是小跌,而心存侥幸。对于雪崩的股票什么时候出来都是对的。

 

    11、新股上市卖出

    对于新股上市,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定律时间:尽量在早上交易时间的10:30至11:20分左右卖出。凡是上午拉高的,下午多半会是回落的。

 

    12、同类股的卖出

    警惕同类股的板块效应。同类股中的龙头在发力后,板块中其他个股也会跟风涨一把。同理,在同类股中的龙头或是主要的个股,走向杀跌之路时,板块中的其他个股也会仿效。所谓同类,可以是从行业、流通股数接近、地域板块、发行时间上考察,只要有相似点的股票,曾经是作为一个板块被市场操作的,就是同类股。某只有影响的股票率先大跌的话,先出来再说。这是防止风险采取的谨慎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举牌概念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