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即将黔驴技穷
如果物价不断涨,则总的原则是:股市也必然涨。其理由不用讲大道理,只举个例子就可以了。你看,当某板块产品涨价,则该板块中的个股就会发力。如果旅游门票提价,则旅游股受益;如果农产品涨价,则农业股受益;如果化工产品出厂提价,则化工板块受益。白酒提价,白酒类个股就涨。如此而已。现在全国通胀,实际就是产品涨价,则股市也要涨价。
面对高物价,央行自去年国庆以来,不断实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是不断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但是最搞笑的是,物价没有控制住,相应的,股市也同样是上涨。面对通胀压力,无论是加息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不起作用了。其原理连我这个小散都明白,但管理层就是想不通,该用的手段不用,作用很小的手段却一再使用,可能真的思路有问题。见《加息能抑制通胀吗?》一文的详细分析。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的历史新高。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元居民存款,就要先拿出20.50元转存在国家的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利息负担。从管理层角度看,虽然有些官员说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绝对的上限,但说话中暗示其“外强中干”,这个上限其实就在眼前了。管理层在调控的手段上即将进入黔驴技穷、穷途末路了。
回到股市,其影响层面不应当放大。明显地,加息与提准,两者供选择,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是更大的。如果说某些小股民不懂技术,加息有利于促进他们干脆将钱存到银行去。但提准以后,对任何存放在银行的储蓄不带来丝毫的益处。因此,对股市的影响是小得多。刚刚上一次加息后,股市反而更加上涨。何况这次影响更小的提准。因此我们认为这次提准只会影响开盘,不影响A股节奏。还是以短线“利空出尽”或是与“利空真正出尽”更进了一步看待。因为管理层即将进入黔驴技穷的尴尬境地了。
而且这种黔驴技穷的尴尬境地也是他们自找的,好的方法不用,无用的方法却滥用。如果从信贷泛滥的源头上来看,这个通胀的祸根也是管理层自己埋下的,主要是放任了银行业的IPO用再融资。其原理还是见《加息能抑制通胀吗?》一文所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