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韵——新看法

(2023-01-11 23:07:20)
切韵: 正确的方法是 
          
           先取下字的韵不定声调  返回切掉上字的韵 然后拼读 另取声调

陈澧认为:下字定平上去入 ,这是不对的!


 第一,如: 东 德红切; 也,德红反。应先取(红)字的韵,然后返回去; 切掉(德)字的韵,而不是顺次取他们的声和韵,然后拼读。早期声母很不好取,声母一带而过,很不好抓,但韵母比较好抓。
         
 (有句话   双声难寻  叠韵易知

第二  下字不能定声调,只取韵,声调另取。
如; 东   德红切  取平声= 东(dong)平声
下字的地方声调完全可能不同 ,如按过去的看法是无法拼读的。
所以古人取名——反切、切韵

          在《康熙字典》中有《切字用法》,其原文为:“切韵切字之法,如箭射标。切脚二字,上字为标,下字如箭。出切定音于那母下,定在那母下取字,为之定标,以脚为箭,定韵寻标,中者便是。”

它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是有道理的。


1、把切韵单纯理解为一种拼读 是大错。 你必须深刻领悟这个字的含义和韵 

東  动也 日在木中  德红切   
选用(德红)二字 是精心安排 
告诉学子 勿忘谦谦君子  厚德载物

我们把这种独特的拼读方式称作——反切或者切韵


     2、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显示  反切是受梵音拼音的影响   缺乏历史考据。

北宋沈括的看法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三十六字母产生于宋代。

先有反切再有韵书 再有韵图。
它是在双声叠韵基础上产生的。
反切使用了大量反切上下字 如果是受拼音影响,就完全没有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