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2019-02-02 20:27:26)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本人的小孩10岁的时候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咬手指” 而且手指上细菌特别的多。
孩子非常喜欢“咬”手指,而且一点不含糊的那种!咔咔咔的就咬,分分钟血肉模糊,作为父母,十分的焦急,涂辣椒油、包创口贴、提醒、打击……似乎一点作用有没有,这可怎么办呢?
无独有偶,同事的女儿5岁了还经常咬手指头,跟她说了一会又放到嘴里了,怎么办?有一天她求我帮助,我把我的方法告诉了她。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咬指甲、啃手皮、吸手指、咬嘴唇等异常行为,统属心理行为障碍,又称行为癖。但不是所有的异常行为者都是行为癖。确认该病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1、异常行为达两年以上;2、靠自身意志力已无法改正;3、有局部损害,如甲床变短,指头变形,或皮肤破损,口齿畸形等。
两岁以内孩子吃手属正常行为,无须矫治;3—5岁孩子吃手,虽还算不上是行为癖,但宜尽早矫治,若拖延下去,有可能会演变为行为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最容易矫治。年龄越大,矫治越难。
  • 咬指甲癖的形成机理
   两岁以内孩子总爱把小手放在嘴里,或吮吸,或啃咬;你帮他挪开,一眨眼功夫,他小手又放嘴里了,而且吃的津津有味,这令家长们烦恼不已.其实,两岁以内孩子吃手是一种正常行为,孩子在0-6岁期间要经历多个生理心理敏感期,0-2岁正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和手指敏感期的重叠交叉点.什么叫口唇敏感期?说白了,就是孩子开始用口唇去探索体验外部世界的时期,弗洛伊德称为口欲期; 手指敏感期也同理.这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途径,谁也阻挡不了,到时就会发生,到时就会消失,这就是人类的遗传密码.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不必再与自然规律挑战,顺其自然,将孩子的手洗干净,任其吮吸.如果觉得吮吸的太厉害,可将小型手握玩具,如摇铃,软橡胶玩具等,帮其抓握在手中任意啃咬.过了两岁,孩子度过了口唇敏感期(弗洛伊德认为口欲期是1.5岁),此时孩子对吃手不再感兴趣,自动进入其他敏感期, 如物权敏感期,执拗敏感期等.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但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过了2岁,甚至已经5-6岁,还仍然对吃手乐此不疲,导致手指,口齿变形,这是为什么? 告诉您一句让您泄气的话,您孩子没有顺利的度过口唇敏感期,属转型失败.所以说,两岁以后的孩子仍在吃手,这就是需要人为干预了.这个时候治疗,效果也是最好的.口唇敏感期为什么没有过渡好,为什么会演变为咬指甲,啃手皮,吮手指?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孩子的先天气质与性格决定,按弗洛伊德理论,这些孩子属口唇型人格.二是这些孩子把吃手与获取安定感结合起来,反复强化,形成心理依赖,最终固定为一种行为自动化模式,也就是汉语说的"积习成癖".
   
  •  治疗方法: 
 
 芦荟素涂法:先将双手洗净擦干,打开真空瓶盖子,左手持小毛刷置于瓶口,右手拇指轻压瓶盖,挤出绿豆大小的芦荟素,由小毛刷接走,将芦荟素轻轻涂抹在被咬的指甲、甲缝或手皮上。涂后约一分钟,指甲和皮肤表面即干,如果干的时间过长,说明涂得太多。芦荟素用量宜少,切忌涂得满手都是。
每天早、中、晚各涂一次,连续涂三到四周。有些孩子中午在幼儿园或学校不回家,中午这次可以不涂(若有熟悉的老师中午代涂一次就更好)。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专咬下嘴唇的孩子,将芦荟素涂于下嘴唇唇线下方的皮肤上;专咬上嘴唇者则涂于上嘴唇唇线上方的皮肤上;最好用牙签柄涂,涂成一条长10毫米,宽3—4毫米的横短线,短线上缘距离唇线2-3毫米。芦荟素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涂嘴唇黏膜呢?这也是出于心理学的需要,心理学要求味觉感受器与厌恶剂之间要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厌恶剂才能更好的发挥震慑作用。上下嘴唇都咬者,必须分期矫正,一般先矫正下嘴唇,若上下嘴唇同时矫正,会让孩子顾此失彼。 
小刷子每次涂完后不用清洗,放置于自制的小纸袋里备用。若小刷子丢失,可用棉签代替。
芦荟素微辣版、成人版因含辣椒素,对眼、鼻、生殖器等黏膜组织有刺激,可产生烧灼痛,涂后务须小心;建议每次小便时戴薄膜手套。若不慎接触到眼、鼻、生殖器等敏感部位,立即用冷湿毛巾捂住局部3—5分钟可缓解。
涂芦荟素后,孩子就不可以用手直接抓取食物了,否则抓什么就苦了什么,造成食物浪费。孩子吃饭时最好戴一下一次性手套。
[小孩咬指甲]10岁儿童咬手指甲的危害-个人经验谈
涂芦荟素后不要立即洗手,若孩子不肯配合非要洗,也要设法拖延他5分钟,5分钟后,苦味成分已渗入指甲和皮肤组织,即使洗手苦味流失得也少了。幼儿园内经常要孩子们洗手,为了保证从早到晚手指上有足够的苦味,早晨上学前可连续涂两次,这样苦味就会被指甲和皮肤吸收得多一点,再洗手也不怕掉味了。 
有些孩子吃手很有规律,如只有在做作业或看电视时咬,其他时间不咬,这时涂芦荟素就要有针对性,并打好提前量,在啃咬前10分钟涂一次即可。每日涂2-3次只是一般要求,不必太机械,家长可根据自家孩子吃手规律灵活掌握,每天不少于两次和打好提前量是原则。若没法掌握规律的就老老实实一天涂2-3次,有条件的每日就多涂几次,每天涂的次数越多,当然就越保险。别担心次数涂多了会中毒,芦荟素是无毒的。
涂芦荟素期间,要顺势培养孩子手口分开的良好习惯,要求孩子挺胸、直腰、抬头,让手指远离嘴巴。手口分开的习惯养成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也有帮助,人类的行为和性格总是互为影响的。手口不分、缩肩弓腰曲背者,久而久之,性格向内发展;手口分开、昂首挺胸直腰者,久而久之,性格向外发展。
有些家长只涂了几天宝贝,看到孩子不敢咬了,就以为从此不会再咬了,于是就不再坚持涂芦荟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另有一些心急的家长涂了几天芦荟素后,见孩子仍在继续咬,便失去信心放弃治疗,这更为错误。对涂芦荟素的唯一要求就是坚持和连续。行为癖的形成机理是一次次习得的加法结果,而矫正行为癖的治疗机理则是一次次阻断的减法效应。再顽固的行为癖也能矫正,关键是看你能否坚持。也有些家长见孩子边涂边咬,便认为是芦荟素力度不够,就急着要换加强版,这是没有必要的。对咬瘾大的孩子,芦荟素力度再大,也不可能做到一涂就不咬,矫正是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的。“不管行与不行,涂完三周再看效果;如果三周无效,方可联系我换号。”换号是指换上其他型号的芦荟素。  

对啃手皮的孩子,涂芦荟素后要注意全手的保湿,否则会引起局部轻度脱皮。因为芦荟是保湿的,若集中在某一块皮肤上不断反复涂抹,这块皮肤就会被过度保湿,导致局部深层皮肤致密,而表层角化松解。解决的方法是,每次涂芦荟素后约10分钟,全手涂抹护手霜,保持整个手皮湿润。 
涂芦荟素期间,如遇孩子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请暂停涂摸。原因有二,一是涂摸期间,孩子常有恶心、呕吐等现象,容易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二是暂停涂摸,让孩子得到充分地休息。

  • 谨记: 

这种芦荟素是一种特质的芦荟素,不是我们平时美容用的那种。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毕竟孩子的习惯早些改掉,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微我: mal8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