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2011-11-10 08:55:12)
标签:
杂谈 |
《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红楼小学 秦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材分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
难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1
9+0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3)10和4组成的数是(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
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二、新授
1、教学例5。
(1)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提问: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
③怎样列式?请大家试着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3)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a〕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4)列式:
①根据桌上小棒试着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②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a〕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5)练习(出示课件内容):
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8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