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安可仰?
(2012-08-02 15:45:48)
标签:
《莫扎特传》随笔杂谈 |
分类: 弄香滿衣。『書影』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一代“诗仙”李白也曾是个粉丝,以一首《赠孟浩然》表达其对孟浩然风雅潇洒风格的极度推崇。古今中外,皆有高山流水之美谈,但或许嫉妒迫害的事例比重更大吧,因为于那些妒贤嫉能之人,高山安可仰,只剩诡计现。
还记得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他战栗于那些美妙无比的音符,内心被不可思议、妒忌、羡慕、怨恨所啃噬。当熊熊的炉火焚烧了日日面对、虔诚祷告上帝赐予自己天才的创作能力的十字架,他的内心只剩下毁灭二字。萨列里,《莫扎特传》中一个遭遇天才莫扎特的音乐家,原本也是一个极有天分且对音乐虔诚的创作者。只可惜,一山难容二虎,他面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不是仰慕,而是妒忌到发狂。甚至,不惜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以创作《安魂曲》为加速天才毁灭的最后一个稻草。
其实,他一直错误地理解了上帝对天才的偏爱。完美无缺的音乐一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种最纯粹的美是换一个音符就不完美,换一个音节,结构就会瓦解的不可思议。但美人之美是天生丽质,而作品之完美则是多方因素所为。
君可知,作为神童的莫扎特多方的游历,让这位天才如海绵般地吸收着所见所闻。君可闻,为了达到最完美境界天才们呕心沥血的付出。不能安息,那些头脑中如巨澜般翻滚不惜的念头日日煎熬着的苦痛和快乐。君知否?食不果腹、疾病缠身、尊严受践踏、庸俗无法理解超前等等的苦痛。
而所有伟大灵魂生命那抹单纯的底色,更是那些心有杂念者无法突破的精神藩篱。突兀的笑声、天真善良、兴高采烈、童心未泯等等,有如此之性灵的莫扎特才有最纯粹的创作。才有后世之评价:莫扎特的一生如此多舛,但他的音乐却典雅秀丽,如同珍珠般剔透,又似阳光般热情温暖。
高山安可仰?当你对上帝有所欲求的祈祷时,你已被上帝遗弃。你不过是借上帝待你不公之名行不义之行。最终历史的尘埃落定,你不过随风而逝,而那颗曾蒙受种种迫害的珠宝任由时空流转始终光彩夺目。因为高山不可仰。悲哉,萨列里。高哉,莫扎特!
Ps:一部1984年的电影《莫扎特传》,观之有感。非常喜欢萨列里和莫扎特合作《安魂曲》那一段,经典。影片巧妙的把莫扎特的音乐融入其中,喜欢。不过,历史上的萨列里本身也是一个重磅级人物,且并无如此谋害莫扎特之情节,不过,后人根据传闻所创。本文不过就影片本身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