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圈的“爱恨情仇”

(2015-09-10 15:26:05)
标签:

湖州日报

分类: 那些花儿~

  中午聚餐,小白说她的奇葩领导要加她微信,可是谁愿意整天生活在领导的眼皮子底下呢,可她又不敢公然拒绝领导的请求,于是,她在加了领导微信的同时又随手把领导给屏蔽了。过了几天,领导问她,小白你怎么从来不发微信?小白可怜兮兮地回他,我没有空,每天折腾俩个孩子就累趴了。领导叹口气,说当娘的的确辛苦,可再辛苦,也要多在朋友圈点点赞噢。小白懂了,这以后,她每天都会给领导的微信点个赞。再遇到领导,领导就眉开眼笑了。
  要说点赞虽然不费吹挥之力,可我并不想做一个圆滑地周旋于朋友圈的批发点赞人士,我只给我真心欣赏的微信点赞。于是乎,点不点赞,给谁点赞,也就变成了一件微妙的事情。比如说我喜欢小若,她既会写文又会吟诗,还拍得一手好照片,发到朋友圈的每一条微信都质量上成,我真心地觉得好,真心地愿意给她点赞。可是小若小窗和我私聊,说昨晚她和F君茶聚,期间F君颇为幽怨地问她:我很少给她点赞,也很少点评她发的微信,是不是讨厌她?呃……这一问真让我百口莫辩。认识F君还是小若搭的桥,只不过一起吃个饭喝杯茶互加了微信而已,然而对于彼此我们其实还是陌生的。大多时候我默默看一下F君发的微信,而对于她的生活却不敢随随便便点评,况且,一个“赞”,真就那么让人心神荡漾吗?
  一直到我好久没有看到Y君和我互动,我才体会到赞与不赞之间,似乎真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存在。
  那是我在温习自己的朋友圈后,发现Y君在我的朋友圈突然销声匿迹了。之前,我们的关系虽不算亲密无间,但也感觉心意相通。可是她为什么长久地没给我点赞,也没留下片言只语的评论呢?如果她忙碌得没空上微信,那我也就释然了,可是我却又敏感地发现,她只是没和我一个人互动,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她依旧笑颜如花。感觉到这令人伤感的事实,一直生称对“赞”并不在意的我,也忍不住一颗玻璃心了。
  我终于忍不住问Y:亲爱的,你是对我有意见吗?为什么你不和我玩了?
  ……
  微信可以设置分组之后,朋友圈就更加微妙了。我见过分组最细的人是老树,他的朋友圈有九个组,同事组、好友组、摄影组、车友组、驴友组、球友组……还有个组叫蜻蜓点水组——据说都是只见过一面就加了彼此微信,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的那些人,更绝的是,他还有个组,组里只有一个人,是他老爸。我问老树分那么多组你累不累?难道你每发一条微信都还要分组?老树神秘地不予作答。但从此之后我有了后遗症——长久地没有看到某人发朋友圈,我就会疑心:我是不是被他分到了组外?
  而对于我的闺密立夏来说,微信则成了她偷窥前男友生活的唯一途径。自从立夏被分手后,她整个人就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除了每天祥林嫂般地在QQ里对我倾诉外,她生活的唯一乐趣就是研究前男友的每一条微信。她庆幸地对我说——幸亏他没有拉黑我,不然我不是和他失去联系了吗?既而又开始幻想——你说他没有屏蔽我是不是对我还有留恋?我只好恨铁不成钢地骂她,你醒醒好吧,人家发微信根本不是给你看的,你在他心里已经连根葱都不是了。说得有点狠,立夏就红了眼眶,却依然执迷不悟地继续潜水研究前男友的微信。某天她手一滑,不小心给前男友的微信点了一个赞,大惊失色地跑来问我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一个赞,一不小心泄露了无数不可言说的小心思。
  有一天在微博上看到网络红人和菜头的一段话:慢慢你会发现,总会给一些人点赞,而总不给另一些人点,这里面藏着多少唏嘘的心事和隐忍的浪漫。立夏幽怨的眼神顿时出现在我脑海里,不由得一声叹息。
  玩久了朋友圈,就会生出一些无趣。仿佛这是一个抽丝剥茧去伪成真的过程,它让近的朋友更近,让远的朋友慢慢靠近抑或越来越远;但残忍的不是本来远的走远,而是原本近的却在不知不觉间慢慢疏离,直到最后,我们都成为了活在彼此通讯录上的那些人。
  想起钱钟书关于围城之说,似乎同样适合朋友圈。圈外的人一心想跑进来玩,圈子里的人却已觉得索然无味。但无味归无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终究还是离不开朋友,只是都别太执著吧,玩累了,不妨走出去,抬头看看圈子外面的天空。

(已发湖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