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儿“还债”

(2013-12-03 09:03:08)
标签:

扬子晚报

今日早报

分类: 那些花儿~

                        http://s1/mw690/001Nxph0ty6EHe6naj670&690
 
  八十年代末,有位老人为了独生子的前途,想尽办法终使其留居美国,他们约定好每年年三十晚七点通个电话。那时还很少有家庭电话,年三十,老人坐在邻居家的一角等儿子的电话。邻居诚邀老人一起吃年夜饭,老人说你们是一家人团聚,我算什么呢?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皆因缘起爱始,但终究不能因此绑定彼此的一生。每个人都有握紧拳从黑暗投奔光明新生的勇气,就得有勇气松开手坦然面对自己的落幕。              编者

 

养儿“还债”

◎艾蓝

 

  一开学就拎着大包小包来我家报道的婆婆昨天跟我说,周末打算回乡下去一趟,天冷了,要回去拿几件棉袄,要带点自家种的蕃薯,还打电话和乡下的杀猪佬约好了,让他留几斤本猪肉和筒子骨……总之,要从乡下带来的东西一大堆。
  想起婆婆自己种的番薯,我就哈拉滋流了一地。那是婆婆种了几年番薯后才得出经验选的蕃薯苗种出来的,软糯香甜,好吃得不行。我对婆婆说,要不我们送你回去吧,这么多东西你怎么拿呢?老公爱吃的茶叶蛋,豆豆爱喝的筒骨汤,我最爱的土蕃薯,还有乡下的本鸡蛋、新鲜蔬菜,婆婆必是一样都不会带少的。婆婆说,不用不用,家门口乘坐的直达车,三十块钱就到了,比你们自己开车可划算多了,而且还方便。周末豆豆要奔来赶去上辅导课,你们哪里走得开?你们只管自己忙自己的。
  公公过世后,乡下就只剩下婆婆一个人。几次劝说婆婆干脆和我们长住在一起,她却总是不依。亲戚朋友也劝说她,养儿防老养儿防老,也该是你享享孩子的福了,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吧。
  婆婆还是犹犹豫豫,总是城里没呆上几天,又想着回乡下,一颗心没着没落。
  后来,我干脆成了甩手掌柜,家里头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全扔给了婆婆。家务活几乎全让婆婆给包了,原本七点钟才能吃上晚饭的我们,现在下班回家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吃。婆婆不在的时候,连衣服都不敢晒在外面,晒被子也只能等到周末,不然等下班回家,被子都快冻成冰了。有了婆婆在,每一天的阳光都不再被辜负。
  于是一想到婆婆要走了,虽然只是几天而已,心里还是打起了鼓。我对婆婆说,妈你在乡下少呆几天,得马上回来哦,少了你我们的生活就要乱套了。
  想到亲戚说的“养儿防老”,不禁讪笑。这哪里是婆婆在依靠我们,相反却完全是我们在依赖着她啊。而她,也因为我们的依赖活得风风火火。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吧?无愿无悔,不求回报,只愿你过得平安健康快乐。
  老公曾经畅想过老了以后的生活,说要和豆豆居住在一碗汤的距离。我负责带孙子(女),他负责一家人的营养膳食,让孩子们绝无后顾之忧。我笑说你怎么眼光那么浅,万一咱豆豆以后出息了,出国了呢?或者去北上广大城市生活了,难道你也跟着去?老公肯定地说,只要豆豆需要我们,我们老俩口砸锅卖铁也要帮他。你看看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家里没个老人照顾,生活将是多么兵慌马乱!
  我突然顿悟,想起小时候父母为什么总是一边抱怨地叫我们“讨债鬼”,一边又甘之如饴地享受着我们对他们的“摧残”。如今,我们又把“讨债鬼”这一称呼延续到了我们的下一代身上。谁说养儿是为了防老?分明是在还债呀!当然,是幸福的“还债”。


  已发12月3日扬子晚报

        12月8日今日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豆撒了
后一篇:她老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