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帽子有个约会

标签:
《more》杂志 |
分类: 那些花儿~ |
http://s8/bmiddle/623c8c6atx6CVyRs2O397&690
我与帽子有个约会
◎淡淡淡蓝
豆瓣上有一个“帽子控”小组,曾经发起过一个“我们都是帽子控”的线上活动,它的活动口号非常有趣:每个脑袋都需要一层外衣,不同的质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意义,给我你的鸭舌,你的贝雷,你的宽檐,你的棒球,你的毛线……
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帽子控,打开我的帽橱(因为帽子太多,不得不专门为帽子整理出一个橱柜),一顶顶可爱美丽的帽子堆叠在一起,风情万种。每一顶帽子的拥有,于我而言都是一个美丽的邂逅。邂逅一顶有缘的帽子,就像一场一见钟情的爱情,相当不易。只能套用那一句老掉牙的酸句:没有早一秒,没有晚一秒,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我们遇见了,便成了永恒。
对帽子的情深意长缘于12岁那年的夏天,我妈带我去首都北京,并在京城给我买了一顶白色的网球帽,那是我第一次拥有如此时髦的装扮。我对这顶网球帽自然爱得帽不离头,哪怕是坐火车返回我们那个小城的归途上,我也依恋地戴着它,并把头伸到窗外企图追求风的呼唤。然而就在那一刻,伴随着我的一声尖叫,我心爱的帽子就这么随风飘远在火车途中的异乡。我默默地流了几颗眼泪,那是年少的我第一次品尝到,失去心头之爱的忧伤和淡淡惆怅。
自此,帽子与我有了解不开的缘分。虽然买来的大部分帽子,戴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有些甚至买来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出镜。但即便如此,看到心仪的帽子,还是忍不住有将它收入囊中的冲动。曾经有过几次一犹豫就与喜欢的帽子擦肩而过的经历,一旦错过,难再相逢,那种痛失所“爱”的滋味让我百爪挠心。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我见“帽”就收,不知不觉,搜罗的帽子越来越多,现在每个季节,我都可以随便挑选出好几顶不同类型的帽子来作为装饰和点缀。身末动,心可远,有帽在橱,那种随时可以戴上帽子出发远行的感觉非常美妙。
其实帽子作为装饰品,就像衣服作为时装一样,已经超越了它的基本功能。再普通的一身装扮,如果配上一顶合适的帽子,仍然会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戴帽子也和穿衣服一样,要分场合。上班时间我从不戴帽子,因为那显得太随意又不庄重。而什么样的季节戴什么样的帽子也很有讲究。夏季阳光热烈,可以戴一顶宽檐的遮阳帽;冬天北风萧瑟,绒线帽既保暖又可爱;春秋季节适合的帽子品种最多,棉麻的、皮质的、薄呢的;鸭舌的、平底的、贝雷的……那真是戴帽子的绝好时机,可尽情地与帽子亲密接触。
戴帽子不仅可以修饰脸型,而且可以掩盖自身的很多缺陷。我妈就非常看不惯我光秃秃不留一丝刘海的额头,几次想要揪我去理发店剪个齐刘海。吓得我每次会见母亲大人的时候,都会郑重地选一顶帽子,我那挑剔的老妈才会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赞许:“嗯,这还差不多。”
周末宅在家里,蓬头垢面不施粉黛,突然接到小伙伴的邀约电话。怎么办?洗头发显然是来不及了。别愁,戴个帽子吧,相信戴上帽子的你,一定会让小伙伴们眼前一亮。
(已发《MOR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