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但不陪读

标签:
北京青年报 |
分类: 那些花儿 |
久不更新,惹三五好友小纸条我,感激涕零。
疏于写字,更疏于投稿。投稿是个体力活,远比写字吃力,写字是个流淌的过程,投稿则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
本期《读者》原创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写得不快乐,因为我发现自己被外在的东西(上报、稿费,虚荣)牵着鼻子走了好久。
久到忘了享受写作的过程,久到想不起提笔那一瞬间的喜悦。
那是分享、倾诉,以及坚持所带来的成就感。
那是千金不换的快乐,
我想,丢了什么,也别把自己丢了,只要初心尚在,它足以支撑我一直写下去,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于我心戚戚焉,和诸君共享。
陪伴,但不陪读
◎淡淡淡蓝
还没到9月1日,作为准初三生的豆豆同学就已经提前开学了。我在博客里郑重其事地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天开学,意味着儿子已正式进入初中的最后一年了。几天之后,中考的紧箍咒就会牢牢地戴在孩子和家长的头上。我不想给孩子压力,但这一年对孩子来说的确是关键的一年。我不希望他以后后悔,也不希望自己以后内疚,这一年,我会好好陪他一起努力。多读书坚持写文(希望让他看到一个一直努力的妈妈),多鼓励少批评(这一点一定要控制好),多倾听少唠叨(做他的好朋友,帮他开解青春期的小迷茫和小情绪),多理解少指责(任何事情换位思考),坚持写中考日志(家长手记)……努力过,不遗憾。
我很庆幸,作为一个妈妈,我和儿子的关系一直亲密无间,即使现在豆豆正处在青春叛逆的关键时期,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有说不完的话。豆豆有一次撅着嘴对我说:“你看你多幸福哦,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不和爸爸妈妈聊天的。而我,一点秘密都没有。”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很自豪地说:“那是因为妈妈特别理解你,特别懂你呀。妈妈和你之间就是朋友的关系。朋友之间当然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以说,从豆豆上小学至今,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陪伴的工作。当然,我只是陪伴,而不是陪读,陪伴和陪读有本质的区别。晚饭后,只要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和豆豆呆在一个房间,我们一人一张书桌,他做他的作业,我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灵感来的时候,就打开电脑安静地写几段文字。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各干各的,相安无事。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比如豆豆有某道题目产生疑惑了,也会来请教我。我们各自发表意见,有时相谈甚欢,有时就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把题目抄在小纸条里,由豆豆同学带到学校请教老师。
每过一小时,我就会放下手中的书,也提醒豆豆“下课十分钟”时间到。我俩就开始漫无边际地聊天,豆豆会和我嘀咕学校里同学和老师的趣事,或者让我帮他下载几首新歌;我会添油加醋挖空心思和他说说今天我遇到的又新鲜又有趣的事。在逗得他乐不可吱的时候,我就宣布休息时间结束,我们又分别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当然,作为妈妈,我还担当着后勤营养师的职责,我会适时地为豆豆端一盆水果,或者递上几块小蛋糕。
陪伴会一直延续到豆豆结束晚上的学习为止,豆豆拿来签字本让我签字,我刷刷签上自己的大名,根本无需去检查他的作业。每个晚上,房间里都弥漫着浓浓的学习气氛,安静却又温暖。
我喜欢这样的陪伴时光,我相信豆豆同学也享受于这样的时光中,我想要让他看到,虽然学习是很辛苦的,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和他一起努力的,还有他的妈妈。而且他会慢慢懂得,并不是只有学生时代才必须努力,人的一生中,“努力”这个词汇,应该永远陪伴着他。
(已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