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风景

标签:
都市时报 |
分类: 那些花儿 |

虽然是一篇贴过的旧文,但开心,就写一些开场白,嘿嘿。
加入都市时报的群好久,都市时报要首发,一直没有合适的稿子,于是就一直潜水,偶而会打开群看看群里在聊什么。
昨天打开群,编辑正好在线,看好多朋友都在投文章给他,惹得我也心里痒痒的,要来了电子版链接,看了看风格,就到库存里去找啊找,找到了这篇文,投了。还厚着脸皮让编辑给当场点评一下,惊喜的是,编辑说,这个文,可以用。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这么快,今天就上报了。
编辑帮我作了些修改,我的文一贯唠叨,改过后精炼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一篇文是自己憋出来的,憋出来后自己左看右看都不满意,觉得羞于见天日,结果却上报了,于是再看这个文章,咦,咋那么好看呢?
同样,有时自已酣畅淋漓地写了一个文,觉得很满意,兴致冲冲地投了,却没一个地方对它青睐有加的,再重新读自己这个文,就会觉得哪儿哪儿不满意。
今天和某人聊起这事,她说她也这样,盖因自己对自己的不确定和不自信。
看来,敝帚自珍,还是很有必要的。
早晨的风景
◎淡淡蓝
天蒙蒙亮,我去给儿子买早餐。
晚上下过雨了,路上湿漉漉的,空气里有着新鲜的润湿,小区门口杂货店的铁闸门还紧闭着。
拐过杂货店就是大马路,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有穿黄马甲的清洁工在清扫垃圾,垃圾车停在一端。偶尔有几辆车闪着大灯疾驰而过,水花飞溅起来。
几家卖早点的小吃店散发出氤氲朦胧的热气,路边的店铺大多还没开门。那位修自行车电瓶车的大叔,已经把“修车补胎”的那块板挂在了门口,然后把店铺内永远有那么多“留宿”的车一辆辆搬出来,一天的营业就算正式开始了。
我要去的那家早点铺,主打产品是粢米饭、炒米线和鸡蛋煎饼。虽然才开张了几个月,生意却旺得很,每次都要排队等候。有时候明明前面只有一个人,却要等好长时间。因为一个人都要买好多。等得心焦,就不耐烦地催老板娘:快点快点,孩子上学要来不及了!忙着炒米线的老板娘脾气有些火爆,也可能是生意好得有些气盛吧,扯着嗓子嚷道:别急!我总要一盆一盆炒出来吧!
没辙,谁让儿子偏爱他家那一口呢?总算轮到我了,老板娘抓起一个鸡蛋就往锅里敲,我喊“停”都来不及,只好叹气:我不要鸡蛋的呀!老板娘气呼呼地说:那你不早说!我也装作气呼呼地说:我每天都来你家买早餐,你怎么还不知道我要些什么?老板娘这才认真抬起头看看我,然后还是一脸茫然地说,我每天要做那么多煎饼炒那么多米线,客人的脸我真记不清。我干脆把脸凑到她跟前:那你今天好好看看记住我,省得我每天念经一样重复,老板娘终于忍不住扑哧一笑。
捧着热乎乎的豆花和香喷喷的米线,我往回走。走到十字路口卖杂粮煎饼的小夫妻摊前,顿了顿。以前他家的生意还是挺好的,小夫妻俩也热情,配的东西干干净净。可自从前面那一家店开张之后,他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起来——虽然无奈,这也是必然的趋势,适者更宜生存。
小夫妻煎饼摊前照样门可罗雀,甚至我没看到小夫妻俩人,直至我走过摊点转过身回望,才看到妻子坐在炉子后面的小板凳上,低着头摆弄着手机,好像在写短信似的。这么早,她给谁发短信呢?对了,怎么没看到她的丈夫,她是在给丈夫发短信吗?就这么边想边走,灰蒙蒙的天色亮堂起来了,远处的天边,一轮红日在慢慢升起。
小区的路上,已经有早起锻炼的人们在跑步了,一个骑三轮车的老伯伯从我身边驶过,三轮车里,新鲜的蔬菜叶露了出来,是赶早市回来了吧!回到家,儿子已经在卫生间里洗漱了,一天开始了。
(已发都市时报)
都市时报的版面小清新,贴一下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