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风铃度

(2019-06-11 07:12:26)
徒步风铃度

时间:2019/4/24地点:山西潼关-山西风铃渡当年国军与日军对峙与此,日军未能踏入陕西关键之地/驻守潼关的蒋纬国反而多次带兵过黄河到山西风铃渡袭扰日军~可见此地关键之关键.......徒步走走,,,,,,,

徒步风铃度

陕西潼关过这座桥便是山西风铃渡了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风陵渡,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为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徒步风铃度

传说之一:

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二米余,周围30米。墓前原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重建风后祠及碑记,可惜已毁。因唐代圣历元年(689年)在此置关,故称风陵关。又称风陵津,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

徒步风铃度

传说之二:女娲的陵墓就是风陵,女娲为风姓,故称风陵。在风陵渡附近赵村东南,有女娲墓,冢高2米,周边30米。据《蒲州府志》记载,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天雨冥晦,失陵所在“。乾元二年(759年)某夕风雷大作,”明旦视之,坟复涌出,夹以两柳“,陕州此时将此事奏明唐肃宗,肃宗下令祭祀。宋乾德四年(966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置守陵户,到熙宁年间陵墓再次消失,可能是被黄河冲毁了。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金庸先生为了烘托郭襄对杨过的思念,在后面的“射雕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里面增加了风陵师太这一人物。就是取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之意。关于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可是不为人知的是,在郭襄离开少室山后,这么一个叫张君宝的男人,心里始终放不下郭襄。于是他在武当山清修,改法名为张三丰,创立武当派,终身不娶。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徒步风铃度

风陵渡口初相遇,

一见杨过误终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

断肠崖前忆故人。

出处:这首诗出自金庸的小说作品《神雕侠侣》。这首诗的原作者是:小说人物郭襄。

郭襄是郭靖的女儿,在风陵渡遇到了杨过后,一见钟情,单相思。杨过只喜欢小龙女,所以他们没有结果。但郭襄却用一生守住了这份相思,终身未嫁。最后,创建了峨眉派,成为一代宗师。

徒步风铃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徒步潼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