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镇远长城也称苗疆长城,据说当年朝廷是为了防止苗民造反而建,最大的苗疆长长城在凤凰……
百度: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镇远知府程节在《新楼三永记》中记述:“镇远府治枕山襟河,河崖一街而已矣,嘉靖辛亥(1551年)仲春……首议建城。……越明年壬子(1552年)孟春,永安渡楼城门 成,题曰‘永安通济’。……仲秋木家湾(今民主街东段)城成,四十有五丈,门成楼成,自趾及巅五丈有奇。守望亭成,影壁成,街道成,东门丈西八丈,题曰;‘永定通衢’。又孟冬而沙湾渡(今老大桥下边)楼成,题曰‘永固通津’”。乾隆《镇远府志,城池》载:知府程节于治西木家湾跨江据崖秋城四十五丈,高一丈五尺,直至石屏山,高低不一,共垛口七十有六,城楼一。”另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巡按冯奕捐银六百两,檄知府张守让于木家湾城外筑石一百二十丈。“崇祯十五年(1642年),知府张宗炜,又于西门临关矾上砌石为台,高丈许。后东西两侧关门倾颓。”清康熙十年(1671年),知府张维坚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于山上隘口分筑城关。列建炮台,共四百四十丈零。”府城垣的构筑前后经历二百余年。现石屏山顶有城墙长1.5公里,局部被拆损,大部基期本完好。
苗疆长城上可以俯瞰流经镇远舞阳河段。坐落在石屏山之上,还有几个烽火台遗址可见。
风和日丽不错的天气
苗疆长城
据说是自明代起,为了控制“苗疆”,防范苗民起义,朝廷在湘黔边境建立若干堡哨,修筑一道道“边墙”,断断续续地构成一条防线。这就是如同北方万里长城一样的“南长城”。也称“苗疆长城”。
保存非常完好的一段古长城
易守难攻的苗疆长城
天气不错,景色也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