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标签: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六年级上 |
分类: 教育教学天地 |
http://s3/mw690/001Nx3vDzy7dlOe1Abga2&690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3、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
2.通过两种不同优惠方式的对比,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折扣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购物中的多种优惠形式,并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金额。
教学难点: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扩大销售,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那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促销活动呢?
生:买一送一;打折出售;满100元减10元…
师: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哪个商场更省钱?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的?
生:A商场的优惠方式是;B商场的优惠方式是“满100元减50元”;妈妈要买的裙子标价230元。
http://s14/mw690/001Nx3vDzy7dlOLkfBH2d&690
3.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自学提示:(1)怎样理解“满100元减50元”? 不足100的部分呢?
(2)打五折是什么意思?
(3)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4)自学时间为5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http://s11/mw690/001Nx3vDzy7dlOMus667a&690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解释。
生:要求这条裙子在A商场买应付多少钱,我是这样想的,A商场打五折销售,也就是说实际价格是原价的50%,也就是求230元的50%是多少,列式是230×50%=115(元)。
生:要求这条裙子在B商场买应付多少钱,B商场是“满100元减50元”,230元里满了2个100元,所以可以减2个50元,余下的30元不足100,所以不能再减。列式230-50×2=130(元)。
生:最后,把两个商场优惠的售价进行比较,115<130,知道在A商场买这条裙子更省钱。
http://s2/mw690/001Nx3vDzy7dlONpNjb31&690
5.启发思考,辨析原因。
师: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优惠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组讨论:
(1)你觉得“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哪种促销方式更实惠?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
小组汇报:
生1:打五折就是无论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满100元的是50%,不满100元的也能按50%计算。而“满100元减50元”就只能是原价中满了100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满100元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
生2:如果商品的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
生3:在商品价格超过整百一点点的时候,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不多。在商品价格接近整百的时候,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
师: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商家会利用数学来赚取更多的利润,我们则利用数
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做一名精明的小买家。
(三)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
读题后,不计算,先让学生判断“哪个商场更省钱”,再独立计算验证。
2.练习二第13题。
读题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折上折”的含义,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检测
爸爸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满69元减19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
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书店更省钱?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碰到了不同形式的优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延伸
李老师要到商店购买50个足球,甲、乙、丙三家商店的优惠办法如下表,请你帮李老师算一算到哪家商店购买比较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