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蝶赏析浅评陆蠡散文诗《海星》

(2014-04-03 15:44:21)
标签:

校园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海星

                 陆蠡

 

孩子手中捧着一个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慈蔼的母亲。

他看见星星在对面的小丘上,便兴高彩烈的跑到小丘的高顶。

原来星星不在这儿,还要跑路一程。于是孩子又跑到另一山岭,星星又好像近在海边。孩子爱他的哥哥,爱他的母亲,他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献给他的哥哥,献给他的母亲。

海边的风有点峭冷。海的外面无路可以追寻。孩子捧着空的贝壳,眼泪点点滴入海中。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手中捧着贝壳的孩子的冰冷的身体。

第二夜,人们看见海中无数的星星。

 

 

柯蓝点评:这首散文诗选自《海星》,文化生活出版社1933年8月版,此篇哲理散文诗,十分巧妙的通过一个自然现象,满天星星映入到大海水中,形象地歌颂了一些个上天取星星,给别人以温暖的孩子。孩子死了,他的眼泪涌入海中,成了亮晶晶的星星。这是一个为别人牺牲的圣童。


 

金蝶赏析浅评陆蠡散文诗《海星》

 

圣童的星星

 

陆蠡这首散文诗以一个孩子无比善良的心愿为情节,展开了一段悲伤的故事,说明了人性的弱小而爱心的博大。这首散文诗以隐喻的形式述说着诗人对亲人的真爱,语言生动感人,诗汇重复不重调表达委婉悲切。

一个孩子手里捧着贝壳去摘大海里的星星,赠送给哥哥与母亲,这个简单的愿望是通过付出幼小的生命为代价,可是这个伟大的愿望是那么的崇高无私,使所有的一切都在悲痛中失去价值意义。快乐的孩子不能道前途的艰难险阻,他跑到小丘的高顶没有摘到星星,但是他没有气馁,继续翻山越岭的追赶星星,因为他的心里有爱,所以他的信念就坚定不移。他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终于魂断海边也没有摘到星星。 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梦想的孩子,即使梦想没有实现,为了梦想而付出了生命,他也是值得敬仰与爱戴的,所以诗人以“第二天与第二夜”人们的有目共睹来缅怀着那个为了爱奉献了生命并且执著于信念的孩子,这就是爱的真谛,也是爱的深刻内含,爱的付出就是生命的代价。

回首散文诗里面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与天真,他不知道爱的真正意义,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幼稚想法去追求无法追求的虚幻,虽然说有点不切合实际,但是也点出了旧文人的通病,爱国救国不是单单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忱就可以报效祖国或者亲人,人们看见了海中无数的星星就是对孩子的扼腕叹息。/2014年4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