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泡面中的“3分钟”心理学

(2013-02-25 17:01:35)
标签:

心理医生qq

心理医生在线咨询

泡面中的“3分钟”心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然要求,于是各种速冻食品也应运而生,泡面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泡面,尽管各地的说法不仅相同,品种也千奇百怪,但至其诞生以来,一直都在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哪是是在被告知食品添加剂被乱用的今天,人们对他的喜爱还是不改当年,尤其是旅途和应急场合中,泡面始终都是人们的首选,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味道,还在于“快”——3分钟即可开食,这也是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外行人可能对3分钟并不太在意,但对于明眼人眼里,这3分钟却并非只是随口提提这么简单,这其中还是有深刻的心理伎俩。

据了解,泡面起源于1958年的日本大阪,是由一位日籍台湾人吴百福发明的,之后迅速在日本本土和台湾地区风靡开来,但是最初的时间设定并不是3分钟,而是更长的时间或者完全由消费者自行选择,但市场推广的过程中,精明的吴百福发现在食用泡面的过程中,时间因素是影响市场销量的重要因素,于是开始为泡面设置标准时间,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重要大获成功,并使“3分钟”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行业标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各国泡面的包装袋都可以见到“3分钟为宜”的字眼。

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3分钟刚好适度的化学反应原理,还有3分钟的消费心理伎俩。

有过泡面经历的人都知道,泡太久会失去劲道,泡太短又没味道,更重要的是太长或太短都不是适宜的味觉刺激,也不是最佳的心理期待期,大量实验数据表明:3分钟是最佳的反应期。在面对热腾腾的泡面时,3分钟的等待时间不仅刚好可以刺激人的嗅觉,还可以刺激人的内脏感觉,可以使胃口变得更好,而且3分钟也是人的心理临界点,超过3分钟人就开始失去耐性、变得烦躁不安,期盼心理也开始减弱,胃口也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大受影响,所以全世界的泡面都在告诉你尽量泡3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