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
(2010-09-20 15:30: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伦敦奇幻生活 |
如果大家記得...從今年年初開始(沒錯到現在已經整整八九個月了),我就一直深陷找實習機構的噩夢當中,寄出去雪片般的履歷信,也收到雪片般的拒絕信,自信心遭受殘酷的打擊,在電話面試/個別面試/團體面試...當中又多了幾道傷痕
都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念心理諮商,不過就是因為上了Liz
Greene的心理占星講座,引發了對心理學的興趣,轉頭問隔壁同學倫敦有沒有什麼課程可以參加....然後就變成現在這樣,成了電影中那些我不會認同要去看心理諮商師的角色,活在連要找個去當志工服務別人的地方像比應徵什麼了不起的工作還要困難
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跟阿嬤諮商師每周的抱怨,枯坐在學校課堂中沒有個案可以分享的無奈,也很多次做了最壞的打算回家....台灣的諮商制度跟英國又不一樣,我也沒有想要永遠留在英國,一定要完成這個學位嗎?
心情不好....就看電視吧,BBC的紀錄片這一集是由一位正在快速翻紅的青少年偶像歌手,以自己親身的經驗描述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照顧精神有問題的母親,這樣的小小young
carer在英國約有8000個,有些人犧牲課業、童年,社交生活...只為了照顧母親,還要承受母親憂鬱症或是隨時可能自殺的擔憂...這位歌手則是選擇逃避...在年紀更小的時候曾經混幫派吸毒,還好音樂救贖了她,也給了她這個機會可以藉由媒體的影響力喚醒社會大眾對於這些young
carer的關注
節目中也訪談了很多其他類似遭遇的青少年,最後是介紹當地一些專為young
carer成立的慈善機構,不僅讓這些青少年或是小朋友有機會跟類似成長環境的人做朋友,了解到自己不是孤單一人,也有抒發心情的管道(他們一般的朋友很難了解他們的感受....講多了也怕造成朋友負擔),當然也有專業的社工試圖幫助他們尋找更多的協助
我因為身為家中的大女兒,加上有個超級八股專制的阿嬤,她立行提倡台灣阿信的精神,清早5點半就會把小學五六年級的我挖起來叫我煮稀飯給全家人吃,到現在痛恨煮飯做菜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比起這些young
carer要承受身心上的壓力差很多,對於失去一個純真無憂無慮,本來應該受到照顧保護卻反而要去背負這樣沉重的負擔很有感受...當下真的很希望可以為這些小朋友們做些什麼
花了一個小時看BBC的節目,救贖了我這八九個月來的悲慘日子,重新想起了當初為什麼想念心理諮商的熱情,繼續寄出履歷表,參加面試,填寫申請書....然後在上周又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有機會在英國最大的癌症臨終關懷機構為家屬提供面對親人過世傷痛的諮商服務(bereavement
counsellor);
雖然我小時候超級怕鬼怕鄰居辦喪事(還嚇的發高燒,最後阿嬤帶我去收驚...),但是這次在參觀醫院的時候居然一點都不害怕,回來後心裡都還是有很強的悸動,還說不上來是什麼感受,只知道說...沒錯,這是我想要去實習的地方...老天爺保佑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