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湾岸边火烈鸟奇观【纳米比亚29】

标签:
环球远航新浪博客非洲纳米比亚鲸湾岸边火烈鸟奇观 |
分类: 非洲纳米比亚风土人情 |
P2.火烈鸟(Phoenico
pterus ruber;greater
flamingo
P3.鲸湾港(Walvis
Bay)是纳米比亚的重要港口城市,人口却只有两万;但在这地广人稀的国度,两万人的城市已是大城市了,在纳米比亚排在前十名。鲸湾港早于1487年12月8日由葡萄牙航海者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所发现。20世纪初期,纳米比亚曾经归属南非共和国,1977年南非曾将鲸湾港划归南非开普省。197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申明它属于纳米比亚。1991年纳米比亚建国以后,只余下鲸湾港一地仍未被纳入纳米比亚版图,使其一度成为南非的外领地,一直至1994年才正式回归纳米比亚。
P4.鲸湾港港口南侧海滨浅滩宁静美丽,常年栖息在这里的火烈鸟与鲸湾港的居民互不惊扰。
P5.人们通过海边的栈桥可以来到水中的酒吧,一边享受大西洋的海鲜美味,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欣赏附近海水里的火烈鸟
P6.一只只火烈鸟,羽衣的粉红色有深有浅,显得斑斓绚丽;双腿修长倒映水中,好像把火引烧到水中;两翅不时轻舒慢抖,在水面掀起道道红色的涟漪。我在非洲的内陆咸水湖旁边也曾经观赏过火烈鸟,由于那里有许多火烈鸟的天敌骚扰,火烈鸟常常处于警觉的状态,一只火烈鸟受到惊扰而拍翅膀,就会有一大片火烈鸟跟着拍翅膀,又或者一只火烈鸟一旦兴尽,嘎啦啦一声长鸣,倏然腾空,就会发现成群的火烈鸟也在做同样的动作,腾空而起,还排成整齐的队伍,绕着湖边翻飞。一湖桃花遂化为一片彩霞,直烧中天。而在鲸湾浅滩火烈鸟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人惊扰,火烈鸟处于养尊处优,休闲安逸的生活状态,它们在海边的浅水区或是静静地吃食,或是在岸畔信步徜徉,交颈嬉戏。我没有拍到因为受到惊扰而成群结队起飞的画面。
P7.火烈鸟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
P8.火烈鸟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
P9.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火烈鸟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
P10.适应以水藻为食的条件,火烈鸟生有一个极其别致的长喙。长喙上平下弯,尖端呈钩状。每到浅滩觅食,火烈鸟就将其头埋到水中,用其长喙在水中搅动。这样,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那些藻类浮游生物,就飘浮到水面。火烈鸟趁机一股脑儿吞到口中。口中生有一种薄筛状的过滤板,能将螺旋藻从浑水中过滤出来,然后吞下肚去。火烈鸟是自然界唯一用这种过滤办法觅食的禽鸟。一只火烈鸟每天大约吸食半斤螺旋藻。螺旋藻中除含有大量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火烈鸟浑身的粉红色,就是这种色素作用的结果。
P11.
P12.
P13.
P23.
P26.
P27.
P28.
P29.火烈鸟每天还要吃掉大量的螺旋藻,而螺旋藻中除含有大量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当大火烈鸟吞食这些食物后,这些色素就存在鸟的体内。火烈鸟进行周期性换羽,而体内色素沉积程度还不够时,它新长出的羽毛就是白色的。因此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羽毛没有红色的火烈鸟。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P53.
P54.
P55.这个画面很有趣,左边火烈鸟的脖子呈S型弯曲,右边火烈鸟的脖子弯曲得像一个问号,两只火烈鸟相映成趣。
P56.
P57.
P58.
P59.身上没有红色羽毛的火烈鸟拍出的画面就像水墨国画的效果一样
P60.
P62.
P63.
P66.
P67.这两只海鸥结伴一游好像戏水鸳鸯一般
P68.这只海鸥绅士一般地在岸边散步。
P69.海滨路旁的海鸥旁若无人,对我的走近没有一丝的惊慌。
P70.
P71.这个栈桥暂时被海鸥占据了
P72.这只海鸥面对我的照相机镜头摆了一个挺酷的造型
P73.站在路灯上左顾右盼看风景
P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