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工地自制豆腐【布隆迪44】

标签:
环球远航新浪博客非洲布隆迪援外项目非洲工地自制豆腐 |
分类: 非洲布隆迪风土人情2 |

P1.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在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不太熟悉豆腐,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义和健康食物日趋重要,在20世纪末期广为西方食用。现今,在西方的亚洲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级市场都能买到豆腐。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但在非洲布隆迪市场上还没有豆腐,我们中国援布隆迪高等师范学校项目组自带豆浆机,工程项目设计代表李贺青(左一)自告奋勇,教授食堂女厨师桂桃(右一)在非洲制作水豆腐。

P2.我们工地制作豆腐的原料是黄豆。先把黄豆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

P3.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P6.我们项目组采用的是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
P7.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
P8.我的同事付如淦(右一)到布隆迪已经一年多没有吃豆腐,看到眼前雪白、鲜嫩的豆腐,眼睛一亮,情不自禁上前手抓豆腐品尝起来。
前一篇:中国援布学校奠基礼【布隆迪42】
后一篇:蜥蜴是工地的常客【布隆迪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