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种植示范园〖塞内加尔18〗

标签:
环球远航非洲塞内加尔玫瑰湖中国蔬菜种植示范园 |
分类: 非洲塞内加尔风土人情 |
在西非之角的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远郊桑加勒卡姆镇,有一片占地1.3公顷的中国蔬菜种植示范园。这里种植着白菜、空心菜、辣椒、茄子、黄瓜、豆角、大葱等蔬菜。现在有七位来自于中国湖北的农业技术专家在这里工作,向塞内加尔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
1971年12月7日中塞建交。1996年1月3日,塞政府宣布与海峡对岸“复交”,海峡对岸当局曾经在这里经营“蔬菜种植示范”项目。时任海峡对岸当局头目曾经窜到塞内加尔,来到上图中的讲台前发表演说。2005年10月25日中塞复交。随之中国政府首批赴塞农业技术专家,杨廷明一行10人从湖北宜昌来到达喀尔,向这里的居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
今天我也站到了这个讲台前,此时此刻我也要郑重其事说两句:“这个阵地已经被我们牢牢地占领了!”
“海峡对岸那个小丑的拙劣表演必定是没有好下场的,现在只能在监狱里苟延残喘啦。”
塞内加尔这里光照强,畜牧业发达,肥料多。但是这里气候炎热,没有冬季,所以病虫害也多。针对当地的种植条件,中国的农业专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塞内加尔菜农进行培训。
首先是改良土壤。塞内加尔是个沿海国家,土地沙化严重,中国专家们就利用施加牛粪为主的有机肥,掺入腐殖土的方法改良土质,使之成为保肥保水的土壤。
其次是育苗技术示范。中国有句话叫‘秧好一半谷’。意思是说,苗好了,收成就有了一半的保证。塞内加尔农民原先不注重育苗工作,只是沿袭一直传承下来的蔬菜品种和种植方法,因此产量一直不高。中国农业专家从中国带来了38个蔬菜品种,在塞内加尔成功种植了12种,另外还改良了一些当地的品种,目前示范蔬菜品种稳定在25种左右。
再次是田间管理示范。塞内加尔菜农以往不知道有些蔬菜需要搭架种植,例如黄瓜、豇豆、西红柿等,中国专家帮助他们改变种植方法后,产量大大提高。菜农们看到只要搭起简单的架子就能让产量增加8倍到10倍,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了让更多的塞内加尔农民得到技术培训,中国专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培训。农业技术组开设了一些培训中心,除了桑加勒卡姆镇的蔬菜种植示范园,农业技术组还在塞内加尔北方波多尔省建立了吉亚村水稻种植培训中心,专门传授水稻种植技术。
开始的时候,塞内加尔的农民们还不太相信来自中国的专家,他们会同时种植当地品种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中国专家用当地水稻散播种植,加上科学的管理方法,每公顷收成6吨,用当地水稻插秧种植,每公顷收成9吨,而农民们自己种植的水稻每公顷收成只有2吨到3吨。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面前,当地农民信服了。
各地政府听说了中国农业专家的先进经验后,纷纷前来邀请,提出技术援助需求,请专家们给当地的农业技术员传授种植知识。塞内加尔11个省中,有7个省都留下了中国农业专家的足迹。一些农民甚至说:“我们的官员都没来过这里,没想到会有中国专家来。”
塞内加尔每年消费90万吨大米,其中70万吨都需要进口,这笔开支达到1亿美元。如果把所有的土地都开垦出来,按照我们的方法种上中国的水稻品种,塞内加尔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绰绰有余。
中国蔬菜种植示范园里的黑人雇工
示范园里的景色优美,热带林木苍翠葱茏,奇花异卉争芳斗妍;时时飞鸟啾鸣,处处姹紫嫣红。
处处都有终年不败之花
院里栽有芒果树、木瓜树、美国大杏仁树、柠檬树等果树,上图我身后的是木瓜树。
上面两张照片是美国大杏仁树上的果实。
上图我身旁的芒果树硕果累累,看样子芒果树已经不堪重负了,似乎在期望园丁早日减负啦。
这一颗体型巨大的芒果树每年可以收获几吨芒果。右侧这位老中国专家手拿长杆正在为我们摘熟透了的芒果。
摘下的大芒果每一个大约有二斤重,味道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