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在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两头体重分别重8吨身高近4米的公象为了争夺母象青睐,“冲冠一怒为红颜”,它们用象牙互戳,大动干戈。
P2.这场“昏天黑地”的争斗令四周尘土飞扬,场面十分“残暴”。

P3.这两头公象用1.5米长的象牙戳来戳去,甚至不惜用前腿向对方踏去。这场“昏天黑地”的争斗令四周尘土飞扬,场面十分“残暴”。

P4.斗争持续了约10分钟。最后,获胜的大象带着两头母象“昂首挺胸”地离开。
见证这一场景的比利时摄影师万普拉埃特说:“类似的争斗基本是为了雌性。这场争斗极为惨烈,响声连天,甚至大地也在颤动。最后,获胜的公象带着两头母象远去,而失败的那头只好垂头丧气。”
P5.以上四张照片来自于网络,以下照片是我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亲身经历拍摄的。非洲象是地球陆地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历史上,非洲象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由于人类侵犯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张,现在非洲象的栖息地仅仅限于非洲部分国家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内。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地球上大型哺乳类动物最多的地方,国家公园占地14,76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王国,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P6.我们乘坐的特制四轮驱动越野大吉普车
我在塞伦盖提野生动物园旅游期间,黑人导游兼司机姆迪全程陪伴着我们。他驾驶一辆9座的特制四轮驱动越野大吉普车,车厢框架是钢结构,顶部有三个天窗,供游客看动物或拍照片。车上装备有电台,司机在行驶中可以随时与总部或其他同伴联络。
P7.我们进入塞伦盖提野生动物园的第二天下午,姆迪按照同伴的电台情报,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有八头非洲象的象群。
P8.这些大象正在安静地吃草。非洲象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树芽、灌木、树皮、水果和蔬菜等。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150到28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它们每天要喝30-50加仑的水。非洲象的平均年龄在60-70岁。
P9.大象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最近研究表示大象使用次声波进行远距离交流。
P10.在象群的后方,是给我们通报非洲象象群情报的那台汽车,已经慢慢的接近到了象群旁边.
P11.我一边把身体探出天窗外面拍照,一边催促姆迪把汽车开近象群。姆迪慢慢地将汽车开到离象群仅仅几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我看到有几头大象站在路中央的水坑边,在用鼻子往身上撩泥水,它们厚厚的灰色或棕灰色的皮肤上长有刚毛和敏感的毛发。为了保护避免皮肤不受阳光灼晒或蚊虫叮咬,非洲象经常在泥中打滚,或用它们的鼻子在身体上喷洒泥浆。

P12.

P13.三头大象站在路中央的水坑往身上撩泥水

P14.其它五头象平静地散落在路旁

P15.小象紧紧地跟随在大象的身后

P16.过了两分钟,路旁的象陆陆续续地朝我们汽车走了过来,我赶紧将头缩回到了车厢里,车厢里空气骤然异常的紧张起来。

P17.几头大象和我们隔着车窗互相对视着,我一边不停的拍照,一边想:如果大象这时候发起脾气来,我们的汽车正处在象群的重重包围之中动弹不得,大象能把汽车推翻了,踩扁了。此时此刻汽车的三个大天窗的盖板都没有盖上,大象的象鼻子随时都可以伸进车厢内。车里的游客急够呛,车窗外的大象却是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地围在吉普车周围,此时此刻我们反倒成为大象的观赏对象了。

P18.几头小象还美滋滋地吃起母象的奶来

P19.
P20.
P21.
P22.小象吃奶,大象和我们隔着车窗大眼瞪小眼互相对视着

P23.
P24.
P25.
P26.

P27.大象看够了,小象吃饱了,象群才在在我们的汽车旁边缓缓的走了过去
P28.我们都长长的喘了一口长气,这时候我们的感觉就像在检阅大象队伍一样,就是一个字:爽

P29.

P30.

P31.大象的巨大身躯经过车旁边的时候,几乎把车窗都挡住了

P32.
P33.
P34.我又把身体探出天窗外面,对着大象的背影拍了十了多张相片。
P35.其实非洲自然保护区内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就是大象。其它动物很少袭击游客。据姆迪说,有一次游客到距达累斯萨拉姆300多公里的米库米自然保护区,天黑的时候看到一群大象,还有几头小象,停下来照相,可能闪光灯吓着小象了,结果母象嘶鸣着要向汽车扑过来,游客想开车跑,当地的导游司机反而停车,熄火。熄火后,大象看到没有危险,就慢慢的领着小象走了。大象发怒起来,能把吉普车掀翻。但其它的动物狮子相对游客而言却是很温顺的。白天常常一动不动地睡懒觉,晚上好扑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