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印象之三:“宝墨园”与“包拯”
(2012-12-08 10:48:25)
标签:
休闲 |
分类: 走过的那些地儿 |
从广州驱车到宝墨园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初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历时6载,扩至100余亩,是一所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园艺艺术公园。
1、景观人文理念
宝墨园内溪水环绕,绿树葱葱,建筑、园林、山水、石桥等合理布局,和谐自然,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园内的景观主要有:宝墨堂、治本堂、清心亭、紫洞舫、仰廉桥、龙图馆、千象回廊等。这些景观嵌于千年罗汉松、九里香、银杏树、玉堂春等绿树之中,尤其显得生机盎然,令人倍感舒心。除了树木花卉和建筑之外,园内周边还有龟池、放生池、锦鲤池、莲池,带给游人美的享受。
2、迎门有一个巨大的白石仿石牌坊,雄伟巍峨,巧夺天工
导游用标准的广州话介绍说“百鸟朝凰”。问其缘由才解释说“凰”就是“凤”的意思。其实,巨幅画名叫《吐艳和鸣壁》,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砖雕作品”,工艺精湛,令人感叹我国砖雕工艺的至高境界。迎门的白石仿石牌坊的背面是一幅瓷塑壁画《清明上河图》,巨幅,恢弘夺目。
3、主题景点“治本堂”是和“宝墨堂”供奉的是包拯
赵泰来藏品治本堂原为包公厅,以包拯五言律诗《提训斋壁》中“清心为治本”取名,意指为官清廉是治国的根本。厅内悬挂的中国画《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洁。堂内的对联:“治绩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歌颂包拯为政清廉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包拯清廉如水的精神很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治本堂后的“宝墨园”花岗石石匾,是旧宝墨园惟一的真迹。
宝墨堂正中悬挂的包拯画像,出自四川著名国画家韩云朗之手。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来嘉祐七年(1062年),开封知府,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追封孝肃。他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包拯为官清廉,专替老百姓平反冤狱,整治贪官污更,铁面无私。宝墨堂前的两棵老榆树,树龄近百年,是充满古树风格的巨型盆景。由于它苍劲挺拔,又是在包拯像前,好像捍卫正义的卫士,所以人称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