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来毛坦村

(2018-09-11 20:57:45)
标签:

雀替

毛坦村

西阳

杂谈

分类: 骑行日志
9月9日周日,一个秋风徐徐的好天气,我与骑友慢滚、骑友紫荆,我们三人约6点从县城出发,从县城-古坝 -苏红-西阳-乌溪-县城环骑行一圈约68公里,但主要目标是西阳的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第一次来毛坦村是2014年7月份,过后不久我又来了一次,现在想不起详细时间了。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毛坦村。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位于泾县西阳的毛坦村,没有什么变化。
又来毛坦村
毛坦村有一幢古宅,这幢古宅也不知建于何年,也不知何人所建,传说是很久以前是一位在外经商的胡姓人修建。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这幢古宅共两进,每进有三扇大门12间房,前后共六扇大门24间房间。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这是古宅的大宅院围墙的大门,听居住的老人说,在过去这道门轻易是不打开的,一定是有喜庆大事或有贵客来时这道大门才开启,平时人们进出都是从边上的侧门过。
又来毛坦村
从这道大门能一眼望到古宅最后一进的后门,共五道门可以一眼望穿,让人惊讶的是这五道门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这是古宅又独立成“井”字型,这些巷子就是防火通道,并建于完善的排水系统。
又来毛坦村
每个巷子都几扇门相互隔开,有利于防盗,每扇门傍都留有小方孔让小狗小猫顺畅通过。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这是古宅后面一幢老宅,听当地人说这里曾经是一所小学,更早一些这里还是区政府所在地。
又来毛坦村
骑友紫荆告诉我们,这两组木雕叫“雀替”。“雀替”是用在柱子的上端与柱子共同承受柱子上部压力的物件,据说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又来毛坦村这柱子上构件其实早在北魏就有了,在宋代称为“角替”,清代称为“雀替”。从力学上说这些构件是为了加强柱子的承受压力,这一种风格独物的物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犹如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后慢慢发展成美学的构件,让古人们在其用足了工夫,在上运用各技法表现各类美好愿望
又来毛坦村
听房主说,有不少的“文物爱好者”惦记这组“雀替”。
又来毛坦村
这块空地以前曾经有一座祠堂,现在变成一块菜地可惜了。
又来毛坦村

又来毛坦村

问老者毛坦村中这幢古宅建于何年,他们也不了解,什么人建的也不晓得。在中国宅院是一种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这么大宅院应当有故事、有传说,希望文史工作者对此幢古宅能给予关注,政府予以很好的保护,像规模这么大的老宅院在泾县算是不多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