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元月10日)公司停电调休一天,上午在家奉旨修电器,下午无事一人骑车到古坝的“中郎坑”,上次(2013年12月13日古坝---观音岭脚)骑的是古坝“上郎坑”。
上次去的是“上郎坑”,这次来的是“中郎坑”,那在古坝是不是也有一个叫"下郎坑"的地方?
上次来时这座轿还没有架桥梁,这次桥梁已经辅上了。
“坝头”是古坝的一个中心村,是通往“苏红”、“汀溪”、“中郎坑”和“上郎坑”必经之地,“坝头”好古怪的地名是不是有什么说道?
往左拐是“古北”,2010年12月11日我与江南好(宁静的小山村)骑行去过。
誊鸭?还是叫屯鸭?来时它们在路边悠闲的晒太阳,回来时它们还在那儿“吱吱喳喳”聊天。
路遇放蜂蜜的,随便问一下蜂蜜的价格说,答道“15块一斤”,窃意自己下次带瓶子买点,回家与妻一说,妻答道“这么便宜可能吗”。
虽然进入严冬,万物萧瑟,仍遮挡不住“中郎坑”的旎丽风光,这里是休闲骑行的好去处!
“学校”---叫这一地名的少有,前后只有几户人家,并没有学校。
悠静的山村,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
往左是“茶林”,以前的地名是“阴山坑”;往右是“茶丰”,以前的地名叫“白纸棚”,据说以前那一带做宣纸。
我右拐到了“茶丰”,有十几户村落散居在山沟沟路的两边,据说这儿的茶叶不错,看看四周生态环境,这里的茶叶应当是上等的。
这是村子的尽头,村民说往前就没有地方可通了。
从“茶丰”返回后我拐进了“茶林”……
“茶林”也是一个小山村,以前的地名叫“阴山坑”,老人得知我能说上这里的老地名很惊奇,以为我是记者,与我说起了当地一棵一百二十多年的老桂花树被人盗卖了,当地无人管云云……
从“茶林”出来后,就返城了。
这“中郎坑”比上次“上郎坑”的路途要短些,环境生态都比较好,但我似乎喜欢“中郎坑”这地方,但对把原地名“白纸棚”改为“茶丰”,“阴山坑”的地名变为“茶林”不太喜欢,因一地名可能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底蕴,承载一个地方的历史;地名的变更也许就割断了当地的一个历史传承,不知道当地的官员是如何想的。
-----图拍于2014年元月十日,文写于元月十一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