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泾县汉初即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从置县以来县城因自然灾害就迁建三次了,现在的县城是元十三年(1276年)迁移来的。
有趣的是泾县城墙的建与拆都与日本有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50多名日本倭寇从徽州奔袭泾县,由于无城墙可防守,官员、老百姓都跑到山里躲起来,倭寇进城肆意抢劫走后,大家都认为有修建城墙的必要,这时修建城墙才被当时的当局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防日军空袭,以便于疏散人口防空,1940年夏秋当时国民政府将泾县的古城墙及部分城楼均予拆除,仅保留西、南、北3座城楼。新中国成立后,又分别于1952年和1956年拆除西、南、北3城门,并拆除城墙1900米。
可悲的是泾县1940年以前的古城墙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就是在1952年与1956年拆除的三个城门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
一切随着历史的车轮而消逝……
剩下的只是传说……
现在我们所说的城墙是指:沿青弋江河岸石砌城墙基脚(即城西沿河城墙)及护堤。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