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2013-08-18 14:35:18)
标签:

皖南泾川车友

四顾山

后山

张必清

张氏宗祠

分类: 骑行日志

    近来泾县在全国出名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上周六(8月10日)泾县天气温以42.3℃高居全国榜首;第二件事:央视与网络传的沸沸扬扬的“京城最牛违建”主人张必清先生就是泾县丁桥后山人氏。

    去年的9月1日我与友人到过后山“张氏宗祠”(见省保--后山张氏宗祠),当时只是对“张氏宗祠”外部看了看,没有进入宗祠堂一探内景。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本周六(8月17日)随“皖南泾川车友”骑行丁桥“张氏宗祠”所在地---后山。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早上5点20左右从县城动身,从村村通一路通畅,约6点多到达丁桥镇。因我们一行人数较多,众人对早点的口味难调,找了几个早点铺也没有合适的。我看看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只好将就两碗稀饭与几块发糕。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这是我第三次与他们骑行,又许多不熟的新面孔,有的只知名却不识人或识人不知名。我这人是常常记不住人名与脸孔,哈---抱歉!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就要快到“张氏宗祠”时,在村口发觉有一座“张氏支祠”的建筑,外表看保护的很完好,大门脸上的镂空砖雕,人物、山水,花草栩栩如生,很典型的徽派特点,工艺如此精湛在泾县极少见到。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这是我第二次来“张氏宗祠”,外貌依旧,但我这次能进入宗祠内一探究竟。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这次与骑友们来后山,没想到能进入宗祠内部一观内貌……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在规模与名气上在泾县也许是比不了,但在他的完整性上说,是泾县最好的宗祠之一。那宗祠上的木雕上的色泽依旧迷人,整个结构上很完整,看看那些木雕上人物与故事,如果你能凝神遐想,你身心一定会他们溶合一体,就会发觉自己穿越几百年回到唐朝……与南唐后主李煜对诗,与扬贵人畅饮。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在这里我们全体合完影后,一部分直接返程,一部分继续骑行小岭、穿越石阶小道翻小岭头,达双岭坑……

附:

又骑后山“张氏宗祠”
    ----四顾山,位于丁桥镇后山境内,这也是“京城最牛违建”上的假山原型。

   张必清先生前几天对媒体说:“当时建造假山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北京市政府提倡楼顶绿化,更重要的是我20岁便离开了家乡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人老了就格外想念故乡(我今年60岁了),但我又回不了家,于是就按照后山村的四顾山形状,在楼顶堆了个假山。”(“京城最牛违建”主人:楼顶假山仿照老家山形

    张必清先生违建是绝对错误的,但为什么已经建了六年到今天才告之要强拆!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几千年前我们的孔圣人早就告诫之了

 

    --------片摄于8月17日,字写于8月18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