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西庙-大观塔

(2011-01-16 11:21:58)
标签:

杂谈

分类: 骑行日志

     元月9日这天,天气阴冷,我与弋江樵夫两人骑车从西门口沿村村通的水泥路向西骑行,过高铁青弋江特大(便)桥到水西庙。

010718 001

010718 006

---高铁青弋江特大(便)桥。

010718 008

010718 062

      水西庙在县城西2公里的水西山东南,面临青弋江,与县城隔江相望。

      唐-天宝年间李白泛游泾溪曾作诗称:“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首万岭低”赞颂水西风光。

010718 041

010718 059

      据讲水西山腰曾有宝胜、崇庆、白云三寺院,唐宋以后崇庆、白云二寺毁于兵火,现唯宝胜寺幸存。据称该寺与日本宝积寺、香港宝莲寺同属一宗。

      唐宣宗李忱为太子时曾在此出家隐居,并写下“长安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之名句。

      1984年宝胜寺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佛道寺观。

010718 016

【水西大观塔】

 

    大观塔民间又称水西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塔有七层八角,砖结构,楼阁式,底层直径11米,每面均有拱门。用叠涩法层层砌出短檐,外观壮丽、凝重。

010718 047

     大观塔又称崇宁塔。清《泾县志》记载:“宝胜禅寺前塔为崇宁塔,大观时建,意其肇始于崇宁而成于大观故也。”其实这塔并不是一气建成,据资料显示:大观塔在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就开始酝酿、筹备,于大观二年(公元1109年)开始动工,由于财力所限,中途停停建建,经过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重和年间(公元1118-1119年)历经3个朝代,十几年时间才建成,可见建造这座宝塔是极其艰难的。

 

    有人从塔中残存的古碑中推测:古塔原先计划建造13层,由于北宋末期战争频繁,财力有限,以致造到第七层再也没有力量继续建造了,所以留下了上下一样粗细的下半截宝塔(见图)

 

    传说太平军占领泾县后,当地的财主、官僚为逃避太平军,躲进塔内,抽去底层楼梯,太平军无法登临,便在塔内堆集柴草,一把火从塔底烧到塔顶,塔刹也在此劫难中被毁,事后当地的和尚在清理塔内废墟时,找到107个头颅,现在,塔的内壁仍然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焦木痕迹。

 010718 056

    实际上我们现在能登塔远望也是近几年的事,在83年我第一次从部队休假去水西庙,那时与茂林的飞雄塔一样没有楼板与楼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