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有计划骑车到茂林,由于前段时间天热等原因,直到这个月29日与二位战友一道骑行完成。至从18岁入伍后,就去茂林少了,特别是90年代父母来县城后,更是极少去了。
这次来茂林就带战友们走走儿时走的小路小巷,一道回味年少时的味道。



这条小巷子,还真不知道还有一座古迹,小时我记得是一所公房,巷子的深处我有几位好同学,常常相约一起上学。

在社区论坛上常听网民谈茂林的“福林庵”,虽然在此地长大、上学,可我一直不知其位置,也不好意思问,怕别人的讥笑。

这是茂林大名鼎鼎的“尚友堂”,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该宅从乾隆、喜庆、道光、咸丰四代当中有五房都是“五世同堂”,被人称为“人瑞”。


以前我一位要好同学就住在这里,常常在些玩耍,那时这院中还没有桂花树,老宅保护完好,好像和昨天一样。由于房主人不在家,我们没能进去睢睢。

走到这儿战友问我此时此刻,能否想起当年走这条小巷时的心情,随口答一句“少年大剽牙单相思的烦恼”,战友哄然大笑,要我八卦八卦当年的“单想思………

时光流逝,岁月如云,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无情,想当年这些住宅是何等辉煌……

偶尔一件小事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就如我们面前小巷,向左或向右呈现人们的风景都不同。

王家桥---茂林村西边的一座小桥,桥旁边的古树有二百多年了,还是那样的茂盛……

桥下的河水还是那样的清澈,看到这就想起儿时偷偷到这里下河戏水,常被妈妈揪住耳朵拎回家。

不知名的小桥,也不知在横跨那儿有多少年了,承载着无数人的脚步,还能记得一个叫大剽牙的人曾经也从这里无数次匆匆走过?

茂中门前的石桥,还是那样静静地横卧在那儿,目睹着一批批意气激荡学子们的来与去。

茂林中学溯源于1939年抗战“安徽省宁属六县联立中学泾县分校”,1958年创办初中部,1970年增设高中部,至2004年高中停招,保留完中建制。

看到曾经上课的校舍与教室前这棵梧桐树,思绪又回到那激情四扬,年少春衫薄不知惧的年代。

看到这些年少的校友,几十年前我就是他们……

……
晚上到家靠在沙发上我突然对爱人说,人生能GHOT(备份与恢复)就好,能时常尝试青春与年少,爱人一跳起来“怎么还有想法”,我笑笑不答,她并没有理解我思绪。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采桑子 辛弃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