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中国安全教育缺憾

(2010-09-21 08:23: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豆豆今年二年级》

如何应对中国安全教育缺憾本文被新浪页首重点推荐

人的安全意识有高有低,关键看是否在少儿阶段接受过教育,这对人的一生的安全健康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每年开车回老家过年。一出门我就说,为了安全咱们可一定要扎好安全带。上了高速路,再提醒检查一遍,才扎上。高速路休息站停留一段时间,上路后,一看又没扎,再重复一遍。期间家人都是用无奈的眼睛看着我,有点不耐烦,甚至横眉冷对,背后最鬼脸。这还好,最头疼的是岳母做我的车。岳母身材高大加上年事已高,只要是坐副驾驶,我就那个担心呀。于是,每次我都是很甜蜜地喊一声妈,经过笑眯眯耐心解说后,才有些不太情愿、费劲地扎上安全带。后来,和岳母交流得知,她老人家做他儿子的车从来不用扎安全带。可见,亲人之间这么好的关系,扎好安全带这件小事,都需要苦口婆心。这说明了什么?是固有的思维方式在作怪。你让别人去做他认为没有做过或自认为没有必要的事情,就很难,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效果还不一定好。被动与主动效果差大了。

 

紧接着还有个例子。儿子今年八岁,他只要坐副驾驶,必定会习惯地扎好安全带(市里)。这种结果是源自多年前第一次坐车时接受过我的教育。两个事例一对比,问题就出来了!难道成人的安全意识比孩子的还要差?显而易见,不是这样的。差别在哪里,是什么?是教育,是培训。

 

这涉及到全民素质教育的大问题。就像是我们经常羡慕美国人,你看老外,一到现场就全副武装,穿好防护服,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带等等。大家可不要简单地理解成为是企业安全抓得好,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到底是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他们从小接受的安全教育。到了工作岗位,只不过是根据工作性质把安全意识更专业化了而已。

 

教育界专家有个共识,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和自控能力源于9岁前,也就是在小学的1-2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能顺利健康成长。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就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加上固有思维习惯的养成,再培养就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同样,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比如在美国,每年的5月25日是美国人的儿童安全教育推广日,鼓励家长和其他社区示范人物在5月里用25分钟的时间和孩子认真地进行一次关于安全的对话,同时让这样的安全意识成为一种贯穿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国人从小就从爸爸妈妈那里懂得了这个道理,大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活动对小朋友们进行安全教育。美国学校的演习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多次演习活动。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少涉及到安全意识教育。或者说也就是近两年才有了类似的安全教育活动。再比如,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在日本家庭中的普及率非常高,源于从幼儿园就普及游泳,一个20人的幼儿园开设游泳课,必定会有8个以上家庭的家长同时到场先行培训好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人数不够坚决不开课。培训期间,日本人十分认真,喊着操作要领口号,反复练习。这在国内是很难见到的。美国成人的心肺复苏持证比例是80%,中国有多少?几千人的施工企业,也就十几个人,而且大多数没有证书,或者持证也因没有年审而失效。

 

再对比一下中国的教育。当代的成年人绝大数没有从小接受过良好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的淡薄,受其成长过程中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很大。这应该理解成为中国教育的缺失或者是不完善。

 

中国安全教育水平亟待提高。中国的家长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