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惊讶:每个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图)

(2010-04-07 12:10:47)
标签:

豆豆爸爸

孩子

离家出走

杂谈

分类: 《豆爸:专注学生新闻评论》

   别惊讶:每个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图)

别惊讶:每个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图)



别惊讶:每个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图)



别惊讶:每个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图)

(图文无关)

    今日谷歌快讯蹦出一个消息:“死在济南,也不愿回家”---出走孩子出口很雷人。说的是14岁滨州男孩达达(化名)应17岁网友之约来到济南,没想到“哥”除了带他上网,还教给他怎么用不同的钥匙打开别人的车子。趁他熟睡之际,17岁网友还将他随身携带的钱偷走。被警察发现后,问起他来为啥离家出走是,让警察大吃一惊,“死都不回家”。父亲说儿子3岁时,妻子因病去世。家里人觉得亏欠儿子,对他非常溺爱,几乎儿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发现儿子离家出走后,他们找遍了滨州的网吧,没有找到一点线索。“我还真不知道儿子从3年级就开始上网。平时与他沟通不够,他不愿和我说话。我也想管好孩子,可能教育方法不太得当。”

  

    下面的对话发人深思!所有的家长都应该看一下,之后是我的评论。
  

    达达:小学三年级,那时候先是跟着同学去看网,觉得挺有意思,后来就天天去了。


  记者:网上有什么好玩的,天天都去。


  达达:主要是游戏,梦幻西游、穿越火线……


  记者:钱从哪里弄的?


  达达:早餐的5元钱,我不吃早饭省出来了。我有上网卡,一个小时7毛5,上午玩完,我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玩。


  记者:这钱也不太够……


  达达:后来我还偷着卖家里的东西,煤气罐、书什么的,音响也卖了,卖给收废品的,50元。


  记者:经常出来见网友么?


  达达:恩。


  记者:多少次了?


  达达:(稍作思考)记不清楚了。


  记者:家里不管么?

  达达:我回去了,家里人和什么没发生一样。

  记者:说心里话,家人对你好么?

  达达:恩,疼我。

  记者:那你对家里哪里不满意?

  达达:(情绪激动,提高嗓音)非逼着我学习,让我做不愿做的事情。要是我是家长,我就按照孩子的爱好去培养。

  记者: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想让家里支持?

  达达:(沉默)……

  记者:那你不学习了,有什么打算?

  达达:(烦躁)走一步,算一步吧。

  记者:这次出来被骗了,委屈么?

  达达:(嘴唇颤抖,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簌扑簌往下掉)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记者:警察已经联系你的亲人了,很快就能回家了。

  达达:(哭叫)我不回家!要不就饿死在这里(济南),要不就去抢劫,或买药自杀!

 

    暂且不论上面的新闻。先说一下现在孩子的心理。下午我下班回到家豆妈在厨房做饭,马上快做好了,豆豆要去对门家玩,我说,不行人家正在吃饭,这时候去不礼貌。他很不高兴,嘴里嘟囔,我没听清。过一会儿他不理我,很烦我,对我一肚子意见。这几天我们相处蛮好的,做完作业陪他出去玩一会。我又问,咋回事小伙子?他说,人家还没吃饭呢,为什么不能去?我说你咋知道没吃?他说,我刚才去看了。原来是这样,那就赶紧去玩吧。豆豆赶紧去了,临走还擦掉了委屈的眼泪。

 

    我感觉失误了。应该在不同意他去的时候,用商量的口吻多问一句,他们家估计在吃饭你现在去可能不太有礼貌。这样会比我先前的武断会好的多。武断的结果就是孩子委屈,我也很失落。

 

    与孩子接触,的确是需要家长的耐心。几个月来与孩子的接触很是有感触。孩子更要像大人一样来对待。一旦你的失误没有想到,带回给孩子的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伤害或误解。

 

    回想小时候,被大人批评后,很是委屈,经常一个人强烈的思念远方教书的爸爸,甚至离开家,吓唬吓唬家长们。甚至是异想天开被太空人带走,长大后再回来。或许,很多的同龄人也都有同样的经历。更别说现在的孩子了。他们的知识面可比我那时候要懂得多得多。

   
  关于上面的新闻,是孩子的爸爸没有照顾好,其实这是很多中国爸爸的缩影,包括我自己。很多的事情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处理。好在有个互补的豆妈时常提醒,才没有带孩子参加他不喜欢的什么特长班。有专家另论:“其实,孩子不仅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心理需要,家长应该重视起来,我们不能过于埋怨孩子。”上述新闻中的达达之所以不愿意回家,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和家人对他也很疼爱,但是对于孩子的关注还是少了,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他之所以这样轻易地出来和网友见面,也是因为在网络世界里面,网友给了他尊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所以,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该尊重孩子,特别注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而不是让网友来满足他们。

   

    尊重孩子,从现在做起,努力当孩子的朋友,尽量不用大人的口吻命令他们,至少知道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及时去改正,哪怕错了跟孩子道个歉,也不丢人。一次,七岁的豆豆对我很认真的说:“爸爸,你以后犯了什么错,我都会原谅你的。” ---- 我的天!雷得老爸感动了好多天!


    支持豆豆爸爸一下  美国教师10招教出自信学生(图)  

美国教师10招教出自信学生(图)

 

            目前有 7500 名家长和豆豆爸爸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话题

亲子代表作《每个孩子都有待解的心结《宝贝我想你了》 

随笔代表作《休假在家不亦快哉》 度美女和百姓生活》

博客链接关注豆豆爸爸 亲子是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