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青少年高尔夫发展概况(2009年)

(2009-09-27 15:58:10)
标签:

文化

http://www.golf998.com/newsadmin/filesystem/eWebeditor/UploadFile/20099415141273.jpg

     同样是青少年打高尔夫球,在欧美国家可能是一群来自中产家庭的普通社交游戏,在某些国家如泰国、菲律宾等,却可能是迫于生活困境、出自农村乡下的人生搏斗。香港的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虽不及前者,但也绝非后者。不管如何,眼看几位明日之星正蓄势待发,我们关心的是,怎么做才能推他们一把?成为驰骋国际PGA巡回赛的本土顶级球星?
    
     香港青少年高尔夫的发展,论历史,相较于其它亚洲地区起步不算晚,最早可追溯至英国殖民时期;论进展,却有一段长时间停滞不前;论实力,几年前还远不及日、韩、泰等地,这两年却开始扭转逆势,正如本刊上一期<明日之星访谈录>文中所言,香港已有几位青少年球手初露锋芒,拥有进军国际职业高尔夫球坛的实力。
    
     有理由相信,当这些青年军之中任何一人成为世界顶级球星的时候,香港青少年高尔夫发展情况势必成为话题焦点,就像美国出现老虎伍兹(Tiger Woods)这种天才球手之后,关于老虎成长经历的报导和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笔者预料“香港老虎”指日可待,因此现在提前作好准备,特别走访三位代表性人物:风采中学校长曹启乐、精英高尔夫球学院行政总监廖远明、以及香港高尔夫球总会青少年发展副总监叶伟麒,听他们说说香港青少年高尔夫的发展情况,虽不一定能说尽,但至少各自表述了对当前情况和问题的看法,某程度上提供了一些口述历史和分析问题根源所在。如果读者有兴趣让孩子投身高尔夫运动,请勿错过以下综合报导内容。
    
    回顾过去

      以笔者个人经验而言,2000年就开始负责跟进每年暑假由香港高尔夫球总会(简称HKGA)主办的“马基高香港青少年高尔夫公开赛”,从连续数年的跟踪报导当中,发现有一群青少年每年都会报名,循例访问优胜者,也总能从他们口中得知香港地区赛事并不多,如果想累积参赛经验,就要跨境到邻近的广东地区,例如:梁安琪杯、张连伟杯等。家境好一点的话,则可以选择东南亚国家的公开赛事,再不然就要凭实力争取香港代表队的名额,才能有机会见识大场面。
    
      当时我第一个重点采访的球手是游凯宁,因为她跟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际学校学生不同,出身于普通家庭,是地道香港人,重要的是她立志打职业巡回赛。现在的游凯宁已经是一名美国女子职业巡回赛Future Tour的职业球员,正努力寻求“零”的突破。
    
      更早之前的所谓香港青少年球手,大多是来自家境富裕的国际学校学生,或者久居香港的外籍人士子女,当然偶而也出现几位实力很强的本地球手(例如:香港PGA主席蔡维臣和职业球员黄焕民,当年都曾代表香港出外比赛)。关于这点,风采中学曹启乐校长有一番精辟的见解:“香港青少年高尔夫发展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限制下,从一小撮人的贵族玩意,逐渐普及到一般人也负担得起。简单来说,大略可以回归作为分水岭,回归前停留在殖民政府遗留下来的小圈子发展阶段,只有极少本地学生参与这项运动,可以说青少年高尔夫是接近零的;回归之后在祖国经济势头的带动下,才开始有所进展”。
    
      语锋犀利的曹校长,本身也是教育评议会副主席兼第一至三届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他直指学校是培育体育人才的第一线,跨校体育比赛向来由学界体育联会作推动,但过去全部只限于球类和田径之类的体育项目,从未有过高尔夫比赛。“你让学生学高尔夫,没有比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和练习的目标,所以2003年开始举办 ‘风采杯’,后来被纳进香港青少年主要系列赛事 Esprit Series四站之一,以及广东省青少年巡回赛之一”。
    
      精英高尔夫球学院行政总监廖远明则慨叹:“就算是回归后,香港的青少年高尔夫发展也是大落后,中国的高尔夫起步虽晚,但短短数年就百花齐放。有见于此,我们六年前从民间出发,幸好得到HKGA的合作,得到一些珍贵经验。香港空有超过至少半个世纪的高尔夫运动(香港公开赛去年刚过50周年),却只局限在少数人之中,感觉好可惜。”
    
      作为香港高尔夫球界唯一官方机构,香港高尔夫球总会青少年发展副总监叶伟麒开门见山就说:“过去资源的确非常稀少,尤其香港场地十分有限,高尔夫球是一种特别需要广大场地的运动,所以很大程度限制了青少年在这项运动的发展”。
    
      现在情况

      至于现在情况,曹校长立刻归纳问题所在:第一场地、第二教练、第三时间,“首先是香港场地缺少,不管是私人球会还是唯一一座公众球场,对推广青少年高尔夫的支持都不算多,像我们学校一眼就望到粉岭球场,但我们却从未有机会带学生去体验它,除了香港公开赛期间才可以进去看比赛。其实新界地区有许多未使用的空地,如果善加利用,请专业人士有效规划,就可增加练习场或小型球场;其次是师资问题,学校未能有足够专业的师资,暂时只能与民间组织合作;最后是时间问题,在当前教育制度之下,对一个有志朝向体育界发展的学生来说是很吃力的,像本校学生廖乐天即为一例,他有天份也有实力,但出外比赛需要向学校请假,请假太多课业就会追不上,美国的制度容许优秀的体育选手入大学,香港却不行。所以学校能做的,就是尽量配合他的时间,甚至特别请老师为他补课、补考等”。曹校长对于廖乐天的表现与有荣焉地说:“看到他是个人才,去年我让他休学半年,专心参加比赛,结果进步神速,而且乐天也顺理成章成为新教育制度‘334’的第一批学生,将来直接读到中六考大学。到时,如果他符合基本资格,我会运用‘校长推荐计划’,推荐有特殊表现的学生申请入大学”。 
     
      事实上,曹校长并非只对廖乐天一人偏心,凡是校内学生有特殊优异表现者,曹校长都是以此规格对待,不愧为具有前瞻眼光的好校长。风采中学或许不是把高尔夫纳入体育课的唯一一间学校,但做法却可能是最有诚意帮助有体育天份的学生。如果大多数学校都能如此鼓励学生,不单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相信香港一定可以发掘出更多更优秀的运动员。
    
       另外,从曹校长口中还得知,连续举办五年学界练习场比赛,也是一项具有将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推广至普通家庭的赛事,由于标榜 “全民运动”并已取得成效,现该比赛得到奥委会承认,推广力度加大一级。
    
      问到HKGA的叶伟麒现在香港青少年发展情况如何?他随即滔滔不绝数出超过十场以上的赛事,并强调:“近几年的青少年比赛已经增加许多,当然我们希望还能更多”。除了以往传统的“马基高青少年公开赛”和青少年锦标赛之外,还包括由教育评议会和精英高尔夫球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香港青少年高尔夫球联赛”,总共有八场,总决赛于6月28日于航天城高尔夫球场进行;还有清水湾行政九洞青少年公开赛,总共五场,总决赛定于12月12日;另外深水湾那边也会办比赛。以上赛事都是在HKGA的支持下进行,采取类似巡回赛的计分方法,而且是针对14岁以下的青少年。
    
      作出如此区分的原因,叶伟麒补充说明:“因为香港教育制度,14岁以上的学生要面临沉重的课业压力,他们需要作出选择,如果要继续打比赛就要常常请假;14岁以下的学生就没有这个问题,大可把高尔夫比赛当成一种课外活动甚至游戏,GA会从他们比赛中的表现发掘有潜质的球手,加以特别训练,然后入选香港代表队,参加各项国际比赛,为香港争取荣誉”。目前HKGA将所有承办的比赛资料和各项成绩都发布于网上,供大家随时查阅参考。
    
     对于创办于2003年的精英高尔夫球学院,廖远明不讳言指出:“不想高尔夫只是少数人的社交活动,而是希望成为一种普及化的运动,学院的宗旨就是针对普通家庭的青少年学球而设,多年来与HKGA合作推动‘幼苗计划’,超过500位小朋友透过该计划接触高尔夫”。如前所述,去年展开的青少年高尔夫联赛也是由精英学院全力策划,“在何伟雄先生的大力资助和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之下,全年8场的联赛才能顺利进行,第二届联赛也即将随后启动”,廖远明充满希望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去年连续几位香港青少年球手于国际赛场的展露锋芒,包括陈芷澄于Callaway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夺得第四、林子丰于R&A全英青少年公开赛居亚,这些比赛都是世界级别的重要比赛,诸多顶级球星包括Tiger Woods都曾经是这些青少年比赛的冠军人物,还有黑纯一于香港公开赛初试啼声便打入决赛,成为欧巡赛有史以来最年轻晋决赛的球手。也许是看到这些明日之星正蓄势待发,私人银行EFG Bank于今年二月初决定赞助300万港币给HKGA用作未来三年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这的确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看来目前香港青少年高尔夫情况处于前所未有的好光景,“赞助商的支持很重要”,叶伟麒于访问时特别要对所有赞助商致谢。
    
      未来方向

      青少年始终会长大,就像昔日的游凯宁。明日之星的下一步怎么走?廖远明继续阐述下一波计划:“过去我们推动Golf Program in Schools得到成效,成功让小朋友利用学校体育课接触和学习高尔夫。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有兴趣和有实力的青少年球手衔接到职业高尔夫的发展轨道?我认为应该推动一个专为14-20岁球手而设的发展计划,让这群有志之士顺利迈向职业高尔夫之路。在刚过去的五月中,我们正式向警察部门登记注册成立了‘新界北区高尔夫球协会’,申请北区区议会预算来发展这个计划。计划名称暂定‘圆梦工程’,如果成功,就推广到香港十八区”!
    
      此外,香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HKPGA)主席蔡维臣也表示:“协会对推广青少年发展已有规划,一方面由今年起邀请优秀的青少年球手参加PGA排名赛,让他们提早累积职业比赛的经验;另方面将推出一系列平价教学活动,安排协会PGA教练以相当于其它课外活动的费用向公众招生,以收普及推广之效”。
    
      身负青少年高尔夫发展重任的叶伟麒对未来发展极具信心:“现在青少年参赛和学球的渠道增多,学高尔夫不一定要成为职业运动员,资质够又有意愿的话当然没问题,GA会专注培训并尽量提供可能的协助,但若力有未逮,学了球就把高尔夫当成生命的一部分,与其它运动最大的不同就是高尔夫有很强烈的社交意涵,将来到各行各业有所成就,高尔夫就能成为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活动。所以我认为目前的发展方向很正面,即使香港场地仍然有限,但我们有中国内地多个球场和赛事做支持,也已经跟HSBC、IMG筹办的青少年比赛接轨,将来中国、台北、香港更会有两岸三地的青少年联赛,加上现有的尼克劳斯赛、费度杯赛、各省青少年联赛……等等,未来的青少年发展肯定前途光明”,嗯,就等一个火红的机会。
                                                                         作者:张慧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