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建材团构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及解答

(2009-10-27 12:18:31)
标签:

杂谈

参与建材团购的消费者主要关心的问题

1、装修市场的特点?

装修分为装修设计、施工和材料几个方面,有几个特点与消费者息息相关:

第一,   消费者的非专业性和商家的专业性:每一位消费者装修的次数很少,对装修施工和材料了解甚少。

第二,   装修材料市场总体不规范,尽管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建材市场、家装公司,但大量的建材商分销管理、大量中小型装饰公司的存在,导致市场仍存在很多不规范。

第三,

 

2、消费者购买建材通过那些渠道?或者装修材料市场分那些类型?

从经营模式上分为:

建材超市:超市直接销售,为交易的直接参与者。

摊位市场:市场招租,市场为管理方,不直接介入交易。

混合市场:上述两者兼而有之。

品牌专营店:品牌经销商直营。

路边店:独立经营。

 

从经营者在分销渠道中的角色分为:

品牌的公司或分公司:公司直接经营,包括直接销售和管理分销渠道,包括管理超市渠道、旗舰店。

城市一级代理商:负责管理一个城市的代理商,一般有一个或几个,对消费者一般以旗舰店的形式出现,部分管理超市渠道。

普通代理: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大量店面,包括摊位市场多数商户、路边店的绝对多数;

 

3、消费者参加团购是否能销售到优惠的价格?这个优惠到底有多大?

首先可以肯定,可以享受到比普通零售更多的优惠保障。

其次,根据品类不同,比如瓷砖、地板享受到的优惠较多,橱柜、木门次之,地板尤其是实木地板更次之。

优惠幅度一般从3-20%不等。

对于装修类电器,比如空调、烟机灶具,优惠幅度更少,多数在1-3%。

 

4、建材团购的发展历程

起初,业主自发团购

再次,业主有组织团购

然后,单一品牌的商家组织团购

最后,独立的网站组织多个品牌的商家和大量业主共同参与。

 

5、组织团购的形式:

第一,小区业主团购,一般有业主零散或有一些类似版主之类的活跃分子,集体组织。参与者多为本小区的邻居。

第二,门户网站,如搜房网、焦点网,由网站、商家甚至部分业主牵头,吸收商户、业主参与其中。

第三,专业网站,北京家居网、城市团购网等,网站有专业人士负责与商家谈判,然后召集业主参加,此类网站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网站作为商务平台,类似传统的摊位市场,在交易中属于第三方,不参与交易,仅仅负责活动组织、商家和业主的召集;另一种是网站作为销售平台,类似建材超市,融合了建材超市和当当、京东商城这类电子商务网站的模式,通过网络(包括网络召集的集采活动)销售产品。两类网站目前来讲,除非网站特别说明,对消费者来说还很难鉴别。因为目前各个网站的模式本身也处于摸索阶段。

 

6、传统的网站

某些多数网络集采会,首先利用某个特定网络平台,或者组建专门的客户(会员)拓展团队,或者通过炒作论坛,由此汇聚大量具有建材消费需求的客户,具备组织集采会的客户基础;另一方面,集采会的组织方,设立专门的所谓商家会员发展部门,有的直接叫市场部,主要职责就是寻找商家,只要商家交钱(租金或者各种形式的营销费用),就可以参加他们的集采会。但是,作为高品质的商品销售平台,对于商家的进入必须严格把关,包括商家的经营资质和售中售后服务体系等。比如家乐福、沃尔玛、东方家园、百安居等大型连锁超市,他们都拥有强大的采购团队和系统的商品引进审查审核系统。

由此可见,多数网络集采会,剖析其形式,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集贸市场:网站向商户收取租金,商户与客户直接交易,商户的经营行为完全靠市场自律,客户在集采会上购买商品没有任何消费保障。

 

 

7、多数建材团购说自己“全市最低、差价n倍返还、先行赔付”,是否真的能做到?

首先可以明确这些都是商家炒作的噱头!目的都是刺激消费者冲动消费!

全市最低,“最”字,这已经在北京市商委相关的文件中明确禁用的!尤其是目前建材市场不是很规范的情况下,无论哪个商家都不敢保证自己经营的商品是最低,尤其是全市最低!

差价n倍返还,感觉很自信,但实际操作很难,因为这首先要提供证据,是两次交易的证据!再次就是证据被商家的认可!

先行赔付,现在多数网站,除了直接销售的网站,他们自己已经明确自己属于第三方,不介入交易,仅仅负责组织活动、除了售后问题仅仅负责协调,何来先行赔付?如果真的介入了交易了,出现索赔之类的售后问题,他本身就需要承担责任,又何来先赔?

 

8、商户真的惧怕网络的凝聚力和舆论影响力吗?

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会认为网络集采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网络的凝聚力和舆论影响力,这是事实不假,但是作为消费者,必须要认识到商家也会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比如商家通过网络凝聚力召集客户、组织签单,通过舆论影响力扩大自己的网络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在一些人气比较旺盛的论坛或者小区网站。

但是大家要知道,商家可以利用网络的凝聚力和舆论影响力,也就必然可以通过网络运作,夸大其真正的实力,导致因为网络作用营造的品牌综合实力,远远大于其实际的经营现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在网络渠道上比较知名的品牌,在传统市场上的份额很小。

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是排斥那些重视网络渠道发展起来的品牌,毕竟有些通过网络渠道发展壮大的知名品牌,会更加注意产品和服务的细节,这里只是告诉大家:网络仅仅是认识一个商品品牌的渠道之一!

 

商家对于网络凝聚力和舆论影响的另一个侧面,就是有些规模比较小的品牌,先是通过网络渠道开拓市场,因为其运作能力有限,一旦在网络上出现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抛弃这个品牌,另外注册一个品牌重新开始网络运作,尤其是一些生产基地就在北京周边的小规模的定制类商品品牌。

有一个笑话:以色列偷偷提供给中国一枚爱国者导弹,被美国发现后,中国仿制了一枚,竟然蒙混了美国的军工专家,还有目前风靡全国的“山寨”概念,这都说明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运作。重新设立山头运作一个新的品牌,这对于小规模的材料商在网络运作失败后很容易操作的,如此情况下的商家,如何会惧怕网络凝聚力和舆论的影响力呢?

 

商家不惧怕网络的凝聚力和舆论影响力的原因,还部分的发生在某些知名品牌身上。有些大品牌的分销渠道非常复杂,工程渠道甚至零售渠道可以通过一些大的代理商部分买断商品,这些价格就不是很规范。有些个人会利用这个特点,去“炒货”,也就是自己运作网络集采。因为走货的渠道有些特殊,这些商品质量本身都没有问题,但在售中售后服务方面,会非常不规范,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损失。

 

9、小区集采会的优劣势

小区集采是网络发展到今天,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国人购物的从众心理的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在装修材料的网络小区集采方面,尤其盛行。

小区集采最大的优势,仍然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凝聚力和舆论影响,使任何提供小区集采的商家,更加细致、细心和负责任的为特定小区的业主提供尽可能低的价格和物有所值的商品。

当然,也因为小区集采的组织者均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业主,至少缺乏健全的团队和系统的管理体系,因此商品的严格筛查方面有些欠缺,主要靠商家自律。不过,因为考虑到小区业主比较集中且舆论影响巨大,一般参与小区集采的商家还是会谨慎从事。对于这一点,其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组织集采的业主的责任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