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我辈犹如厕中鼠

(2013-09-10 20:09:09)
标签:

教育局长

收入

保学

办法

情理之中

分类: 时事评论

    近几年,每逢教师节我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网上关于教师的一些说法。最使我感觉冤枉的就是说教师节社会上很多人给老师送礼的说法了。

 

    前两年听到传闻我还不太相信,后来听一同事现身说法,说是自己孩子在市里一中读高三时候,座位偏后,身边又有几个不爱学习的时时会感觉造成干扰,于是找到孩子班主任商量调位子,不太好办。后来到班主任家,掏出五百元购物卡送上。位子问题得到解决。

 

    我想象这同事送礼时候的样子,感觉心里定是充满着辛酸。单职工家庭,三个孩子上学,自己窘迫地连个露着脚后跟的袜子都舍不得扔掉。我说竟然五百,你出手也算猛了一次。他笑笑,说不猛,人家通常送卡都是上千元。

 

    之后又听到教师有偿补课的传闻,深刻感觉到市里的老师和我们这地的老师的确不一样。于是想起了秦宰相李斯的故事。以下出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同样大学师范毕业,在城里的教师,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外出学习接受教育机会多,教研课改氛围浓,又因为市里孩子家长普遍文化水平高,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相长,教师的进步很快。不几年成了各学科的带头人,市级教坛新秀、骨干人物。

 

    农村及其偏远地区的教师就大不相同了。学校偏远,消息来源主要是校领导传达,教育主管部门偶尔去下面视察下工作,往往驱车来到,也快该到饭时了。他们很少关注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偶尔组织个论文或者是教学大奖赛,多数偏远地区的教师往往也都是去做陪衬的。因为消息的闭塞,这些学校往往老师摸不清楚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正欣赏什么风格的教学。是学洋思好还是杜郎口?是魏书生还是李镇西?花样繁多还是要质朴无华?个别勤奋的教师到他们那市里去赛课,他们要不用挑剔的目光横竖都不不顺眼。学生家长虽然也重视孩子教育,但是由于自身学识及素质偏低,家庭资金匮乏。往往对孩子教育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话题还要回到给老师送礼。

 

    城里老师成了名师,受人尊重,城里孩子家长本身重视孩子教育成长,在教师面前,自然感觉对方尊严不容侵犯。城镇化发展使得市里的学校人数暴增,一个班级里60人以上很普遍,高达90人以上的也不罕见。在这个世态炎凉当下,家长们对孩子老师巴结唯恐落人之后。有钱的想办法出钱,有权的想办法帮老师解决后顾之忧。所以城里老师格外受到优待也在情理之中了。

 

    农村及其偏远地区,家长普遍收入比不上城里人不说(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早转走到城里上学了)。就是收入普遍不高的部分,眼看着身边教师收入还不如自己打工挣钱,甚至有做生意的一天收入也抵得上教师一月的收入,心里哪里还看得上教师职业。伴随着当下的城镇化发展,家长去城里务工居多,校长有时候想留住学生(美其名曰控辍保学),都不敢在学生家长面前保有尊严,更何况普通老师。于是老师在多数家长眼里也就猥琐不堪起来:我孩子不听话,你老师敢不要吗?学生自己也感觉到老师无所谓:我就是不听你的,你能怎样,打我你肯定不敢,侮辱我一句我可以找校长,给教育局长打电话!

 

    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老师,你收到学生家长送的礼了吗?我做教师近20年了,逢教师节能收到几个尊敬老师的学生送的自制的卡片、小花也就很欣慰了。当然我反对家长给老师送礼,感觉那样也很没必要,可是城里的教师恐怕想不收都难,如我之流的老师就算想收,也找不到学生家长愿意送啊。

 

    同样是老师,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如我之流的教师,想吃礼没有人送,畏畏缩缩的这想法,还真怕学生和家长知道,骂我丧失师德不顾廉耻呢!哈哈~笑谈了。

   教师节:我辈犹如厕中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