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绩效工资名利场广播站鸡犬之声相闻校园 |
分类: 青葱校园 |
先说职称。原本材料齐全了五年前就可以评中教一级的,只因没有如同事们忙着去疏通关系,终于给那些鸟评委寻了个不是,没有通过。之后便没了心情,也少了机会。近些年评聘结合,机会更是遥遥无期。再说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发放也有两年了,我校一直平均主义。我一直代课较多,除了代一个班级语文,另代三个班级历史的,负责着广播站工作。学校这学期换了新校长,要出台新政策,打破往年“吃大锅饭”局面。可巧今年毕业班安排了专门历史老师,我就剩下一个班级语文课了;原本负责的初中部广播站,干了七年只拿过一次150元补助,看着绩效工资给增加课时了,可线路一改,初中广播站给兼并取消了。
这次会议内容,一则是给已经评上的下达了聘任指标。我校是中小学一体的学校,小学小教高级名额用不完,中学中教一级名额不够。据说领导有意思让混代中小学课的中教教师优先聘任小教高级。于是中学评上一级未聘但也没希望被聘为小教高级的就有意见了。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再加上绩效工资政策初步拟定,这新政策初步方案一出台,职工马上意识到领导要偏向领导了,散会后围绕这一话题,也同样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最后职工代表提交工会议案:学校正处于艰难上升阶段,领导理当带头奉献。
看着平时意气风发、勤谨敬业的同事,因职评搞得焦头烂额,魂不守舍,无心教学,心里真不是滋味。眼见得平时关系还算和谐的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只因职称名额、绩效工资分配,就撕下和善的面纱,露出狰狞的面目,我感到了人性的虚伪、自私,更多的感到了置身名利场的人会愈加渺小。从理论上来说,职称的评聘,是对一个人职业价值的综合评定;但它已经变了味,异化成了金钱和权力游戏的工具。但不管怎么说,相同条件的人,如果人家晋级了,你还原地踏步,那么,就意味着,你的职业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投向你的目光,将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则是轻蔑和嘲讽。本来用来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的绩效工资,却成了扔在恶狼窝里的一块骨头,搞得大家都无心教学。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向以超脱自居的清文这下也难免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参与到讨论中,和同事们一起感叹、唏嘘。不过一面也在作冷眼旁观,或者可以说是在用自己的所谓信仰麻醉着自己罢了。
宗教,我并不是哪一家忠实信徒。不过我认为不管哪一家都具备着劝善求真,了悟人生的作用。那个认为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的释迦牟尼,那个期望“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太上老君,那个乱世间“逍遥游”的梦蝶之人,无疑都有超出常人的智慧。俗人,难以望其项背。世间人对名利往往难以看得透。就算大家常常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挂在嘴边,一旦真置身名利场中,却往往也难以淡定。这大概需要修炼,需要境界。
中国目前多数人都吃穿不愁了,可是幸福感强吗?幸福指数高吗?显然不强也不够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贫困不是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精神,精神的匮乏才是真正的贫困。教师的幸福感或者对成功的界定,应该不在于自己做到多大的官职或是得到多少财富。职称不评不聘又能如何,国家总不至于让教师们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吧!每个月多几百元钱又能怎样?当一个人温饱之外我们应该再去有更高的追求,那追求应该是什么?精神。精神的愉悦难道还只在于金钱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一切都用钱来衡量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未来难道不是很可怕吗?我只想说:一个国家的国民,除了金钱之外而没了信仰,这个国家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