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培那些事儿

(2011-04-11 22:42:27)
标签:

少儿

杜集区

公开课

多数教师伪乐学

班级

校园

分类: 青葱校园

    国培,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针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远程培训活动。我算不上骨干,本不在培训之列。所幸区里上报名额不够。于是校长就把我校初中部语文、数学老师都给报上去了。
  
  免费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吸取专业营养,应用教学实践。实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自开始以来,我就比较投入。去年11月中旬注册学习,我被分到初中语文一班,这个班级学员近百人,是市两个地区的所谓“骨干”。登录学习,了解班级成员,知道班主任是朱老师。根据通知提示加入QQ群,不时在群里和陌生的老师交流下学习心得。
  
  学习挺紧张,一些教师想对策
  
  QQ群里的人并不多,起初也很少说话。班主任朱老师也不怎么发言。根据我对老师的了解,乐于学习的并不很多(早期博文《多数教师伪乐学》)。因为迷上博客、常与博友交流的缘故,我基本每天晚上都打开电脑的。就没事在群里发张图报个道、打个哈哈问个好之类的。这都顺便捎带的,举手之劳。
  
  学习是必须的。听专家讲座,教师职业道德、各种文体的文章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诊断等。因为要求每个学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足50学时(2250分钟),所以任务还是挺重的。
  
  身边同事参与学习的不少。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学校初中老师本就不多,语文数学全报、英语、政治、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等学科老师每科一人。算起来初中部除了两名英语老师和两名体育老师没参加外,其余也是人人参与了吧。
  
  多数男教师感觉还好,女教师不几天就怨声四起了。真不让人活了。这有什么用?能假期不用继续教育吗?后来听说不能。更加懊恼。不学不行吗?说要通报批评。既然报名了就跟着学呗。网上听课,每个起初是840秒来次提示,问是否“继续学习”。这时候就需要做出是学还是不学的决定,如不在一分钟内点击“确定”,接下来时间就无效了。后来每隔1040秒、1800秒不等。系统这么设置,道理很简单,怕参与学习的老师偷工减料。起初,有老师不知道,打开视频,自己就该干啥干啥了,后来发现自己学习的时间(开机时间)记录为0,才知道人家是有方法的。不过这也不难,自己定个铃声提醒,到时间就来点击下,然后走人,等到再次提醒,再来点击下。还有个别老师直接找人代点击。
  
  至于发帖、回帖,其实简单。要求数量也不多,有些老师一会就做好了。“学生不做作业我该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碰到作业,就有点麻烦。没有认真听课,作业不知如何下手才能对题。网上搜索,又怕有抄袭嫌疑,又不肯花太多时间去斟酌,就自我感觉随便写点或者找点内容掐头去尾随它去吧。
  
  以上所说是一些老师的对策。其实也不是非常普遍。不少老师还是想学点东西的。他们苦于抽不出时间没办法才出此下策的。较真的,班级QQ群里就很有一些。
  
  班主任很较真,让人感觉有点烦
  
  学习进行十天左右,班主任朱老师开始在群里发话了。传达学习指示精神、给班级分组、督促学员学习。我被班主任安排做了组长。他说是刚开始就考虑让我做组长的,我想他又不认得我,应该是因为我在群里发了几个问候打了几个哈哈的缘故。做组长就组长,能有神马,真有事情还有班长、科代表顶着呢!
  
  我校的其他语文老师自然是我的组员了。他们才没拿我当个领导呢!其实班主任也和我年龄差不多大,东风吹战鼓擂,这年头谁怕谁。领导就是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嘛!
  
  组员们家里有的没电脑(或没上网),有的不能每天上网浏览。每每班级首页有公告,我恐怕他们没看到,就及时通知他们。后来有的有点不耐烦了。这主要是班主任安排的两项麻烦的工作,而这两项工作那时其他学科都还没搞,甚至后来也没怎么搞。一项是针对温总理关于乡村教学的讲话线下研讨。一项是安排我校集体备课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烦不烦?这个班主任神经病啊?”
  
  “你理他干啥?”
  
  “他给你什么好处了?你给他忙这事?”
  
  我知道这老师是口直心快的,并无意要讥讽我。可是既然上面有任务,谁能说不做呢!要不前功尽弃可就麻烦了。
  
  如果说这个让大家感觉有点烦,接下来的一项活动,似乎就更烦了。可以称为烦的“高潮期”了。
  
  班主任组织活动,还真得去参加
  
  见QQ群里,班主任和人聊得火热,我就参与进去,他安排我出一期学习简报。有发刊词、学情汇报、学海拾贝、他山之石等栏目。安排我负责的简报已是班级第三期,第一期是班主任自己出的,第二期是杜集区老师采老师负责的,这第三期也应该找我们区的班长啊。我想说让他找班长或学习委员去啊。可看到班长学习时间还不够,顺便在群里问了一下,原来班长是本区一位副校长。公务繁忙,能参与学习就不错了。好在每天都和文字打交道,这个也不难。也算我为班级做出贡献了。好不容易有人看得起,几位面相的都说我没有官运的,这次能给个组长当就不错了嘛!
  
  又过了几天,再见QQ群里聊得火热。原来班主任找人上公开课呢!问杜集区的张老师,张老师推说小孩小,身体不舒服。我想安排上公开课应该很有难度,谁愿意忙着教学和国培,再去忙公开课。再说,学校间距离这么远,往返也挺不容易的,有人上课,让去听怕很多老师都懒得去。
  
  后来竟在群里公布要听公开课,开集体研讨会。还在集体研讨会后,安排五名作主体发言。其中就有我。去?还是不去?我想能不去就不去吧!听公开课学校,我们都一次还没去过,距离我们这一二百里地呢!我把这事给同事们一说,大家简直愤怒。
  
  “真能折腾!”
  
  “这个朱**真是脑子有问题!”
  
  的确,其他学科没有哪个要上要听公开课的。我找到校长,校长向教委电话核实此事。然后说:“这个集体活动,哪能不去,给你们派个车不就得了。上高速,一个小时多点就到了。”
  
  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行无一例外的参与了次次听课活动。
  
  收获还是有的,必定近几年教师除了假期继续教育外,活动也不多了。
  
  班主任告诉报我优秀,可成绩显示是“合格”
  
  3月1日晚,在群里聊天时,班主任朱老师告诉我班级上报两名优秀,其中报了我。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些年,名利哪是我能容易得到的。职称,人家都请客送礼的,俺至今中二呢!先进,人家都送礼请客的,俺被选举一次年度优秀才有资格参选,搞个区级的。代后进班班主任时,人家把目光着眼于重点班升学率;代重点班班主任,人家说能管理好后进班才非同一般。搞得我只有吃斋念佛的份了。
  
  在3月1日的微博里,我写下这样的话:“国培:班主任老师说上报优秀名额2人,其中报了我,等待省里批准。自己对此原本没啥希望,以为很多所谓优秀就凭领导发话。班主任说省里要根据各项成绩认真审核。看来这个世界光明还是有的。要对未来有信心啊。”
  
  不过,兔子没到手咋也不能说是自己的。好不容易等到成绩下来了。说是可以查询,我登录一查,在成绩一栏里却赫然写着两个字“合格”。晕!我无语!
  
  这是咋了。论作业成绩、论发帖质量、论研讨总结,我也感觉如班主任所说,报上去问题不大。问题出在哪里?是班主任后来变卦了,有人送礼抑或受制于上司?这年头!
  
  疑云散去,班主任真是好样的
  
  QQ群里有人问成绩出来了没?我告诉他已经可查,并且说肯定都合格。那人“呵呵”一乐:“都是形式。”我说:“是这样啊!傻子都能及格。”然后牢骚:“人家体育、音乐没怎么搞都合格了,也就我们班主任较真。”
  
  两天后,班主任朱老师与我私聊:“老兄近期何故如此消极?”
  
  我说也没啥,然后如实相告:“既然你说报我优秀了,怎么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
  
  “呵呵~你误会了啊!成绩一栏只显示合格与不合格。优秀另评,还没下来呢!”
  
  “只要你真的报我了,不管评上评不上我都感激你。咱老百姓就追求个公平公正。”我说。
  
  “你放心好了,我做事绝对公正。很多朋友一开始就要我给他/她优秀,我最后还是报的你。他们会嫉妒你的哈。”朱老师回答我,“不过这也是你应该得到的。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啊。”
  
  “我本没有这意思,要不是你说,我原本没敢想”我说。这是心里话,毕竟一个区也就一个名额啊!
  
  这下放心了。朱老师然后饶有兴致地告诉我班级也争取优秀班集体呢!我说那也是应该的。朱老师又给我说他上班以来获得的种种荣誉。2000年首届十佳青年、08年学校课改获大奖、尤其去年参加校讯通杯信息技术大赛,获国家二等奖、省市一等奖呢!所得奖金大都拿去办公室请客了。
  
  正直、善良、豁达、向上,一时间很多形容词涌上心头。我想做老师的应该这样。应该把名利看淡一些,把事业看重一些。可是,长期以来,我又在事业上有什么建树呢!在牢骚和退缩中,青春年华不知不觉虚度过去了。
  
  朱老师问我国培征文写了没。我说文章倒写过一些,国培的还没有。他说你看看通知,恐怕快过去了,又不要费用,写写挺不错。我才打开一看,截稿日期4月8日。算是无缘了。朱老师说前段时间公开课大赛怎么没见我校老师参加,我说不知道,没见通知呢。朱老师说以后还有机会的。
  
  交友很重要。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朱老师,的确是个道德感强,的确是个干事业的。想到自己对他的误解,想到同事对他的怨言,我想朱老师能在课改上干出点名堂、能把这个来自各校的国培班级打造成优秀班级,实属不易啊!
  
  今天一天,业余时间,我没有再看我已经看了一半的张晓然的小说《袁崇焕》,我拿起了一直躺在桌角睡觉的《有效上课》,认真看了三十多页。似乎以前从来没这么认真地看过专业书,也感觉原本枯燥的专业书也变得挺可爱的了呢!

国培那些事儿
  
         【本篇4000字,让读者受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