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一法师出家之谜

(2011-03-30 21:04:22)
标签:

李叔同

西湖

弘一

南洋公学

开拓者

分类: 深度阅读

    弘一法师(1880—1942),弘一法师出家之谜俗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李叔同这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一生成就斐然。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那么,如此前途无量的他,为何走向出家为僧隐遁丛林呢?

 

    一、早期经历给他种下了信佛的因子。

    五岁以后,他就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来他家里念经拜忏。他的家庭里弥漫着一股信佛的倾向。十二三岁时,他曾学过放焰口等一类佛事。

 

    二、西湖佛教氛围的强化了信佛的因子。

    李叔同任教的浙一师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有两里路光景。钱塘门靠近西湖边,有一家小茶馆,李叔同常去吃茶。吃茶后,常常顺便到附近的大寺院——昭庆寺去转转。那里丛林密集,僧人众多,钟声梵呗时有所闻。

 

    三、两位朋友是他出家为僧的促使机缘。

    1916年底至1917年初,李叔同实行过断食。1918年,朋友夏丏尊在他面前说过如“与其不僧不俗的模样,还不如赶紧剃度好”的牢骚话,对他产生了激发,这从李本人的一次公开谈话可以看出。

    李叔同出家,不能忽略另一人对他的影响,那时在出家前十多年前就相识的儒学家兼佛学家马一浮。那时李在南洋公学上学,常与马一起谈佛。李叔同对这位当地佛学界精神领袖崇敬有加,自然受其影响很深。

 

    作为才子,李叔同幻想多于实际,且有些逞才使气。可以说他是个幻想中追求精神生活的人。诗词歌赋、金石书艺、音乐美术是其所学与钟情所在。这些门类的文学艺术,往往空灵虚幻,无可把捉。有人说“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我想李叔同将对艺术的爱好与需要推到极端,是很容易与佛法接轨的。

 

    都缘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