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很好的太阳。阅卷。去异地(某兄弟学校)。
每一次集中阅卷,心里总有隐隐的压抑之感。估计这是所有参加过集中阅卷的老师共同感受。我分析一线教师心态阳光不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职称评定。职称是影响老师终身的名利所在,时下职评不仅存有暗箱操作的成分,而且名额限制得厉害,这让很多踏实工作不会或不屑去追逐名利的老师每每有心理不平衡之感。
二、奖金分配。绩效工资到了学校,学校要拿出来一个方案让老师们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开会讨论,领导考虑平衡各方利害,最终还是让很多老师纠结得厉害。
三、领导偏心。遇到对事不对人的领导对不会投机钻营的老师是属三生有幸。如果不能,那就干吃哑巴亏。暗骂那小子是不是给领导送礼了,怀疑那女子是不是和领导睡过。没用,吃亏的苦水还是自己下咽。
四、同事护短。课堂学生违纪,代课老师去告诉班主任。代课老师认为是班主任没把工作做好,班主任认为是代课老师无能。或者甲班学生和乙班学生对欧,各班班主任都认为应该让对方班级学生道歉。如此等等,本应该协同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教师间的矛盾。
五、学生难管。“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了”是时下教师的普遍感慨。传统的思想来衡量这个鼓励张扬个性的时代的孩子显然不行了,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做着应试教育的实事又是现在教育现状。各项法律法规约束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言行,于是学生难管、教师难做自然成了是教师阶层的共识。
六、家长护短。遇到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他们能自觉配合教师教育孩子还好。如果遇到护短的家长,教师和这样的家长交流就要时时注意、处处小心,谈到孩子缺点既要让家长明白又要格外委婉。
七、同行相轻。篮球赛两个体育老师做裁判,后来争吵起来甚至要干架。“可会当裁判?!”批阅试卷,一篇作文甲老师给扣了8分,乙老师认为这是好文,扣分应在3分以内。“可能看懂学生作文?!”
以上谈了七点,加个“其他”可凑够八点。还是谈到阅卷问题了。其实阅卷时候同行相轻给人带来的压抑感觉倒在其次。主要是分数出来,要给各校排名评比。教师现在不能给学生排名次了,可是教育部门还是给各校考试排名次。这让老师心情怎么能不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呢!尤其是被抽考的学科,排名后公布出来。就是不大会上狠批,不扣发老师奖金,名次往那儿一放,倒数一二名的代课老师脸面往那儿放呢!
先前集中阅卷,由于学校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抽本年级这两学校代课教师集中到一起批阅另两学校的学生试卷。今天的阅卷不同,抽两学校八年级老师集中到一起批这两学校七年级试卷。尽管流水作业,这样基本就相当于本校八年级老师批阅本校七年级的试卷了。
临行。七年级老师说:“你们去阅我们学生试卷,心可不要太狠了啊!”
心狠?
昨天给一做教师的同学聊天,他就说自己去批别校试卷。本来心软,能给分的就给分了。后来看其他老师批阅尺度不像他这么宽松,自然下手就“狠”了起来。
我安慰那同学说这怪不得你。都这样。见多了。哪个老师没有这体会呢?没办法的事情啊。
明白为什么“狠”了吗?你对别校的学生宽松,保不定别校老师对你的学生下手“狠”。这样可就等于自掘坟墓啊!排个倒数第一,眼看着自己下手宽松的学校老师名次排在你之前,傻子阅卷才这么心软!
语文,可谓弹性最大。同一班级试卷,平均分可在十分上下浮动,这就看阅卷老师了。
那年抽考我们这一届,年级语文平均分65.34,在全区18个学校里第一。
今年抽考初一,批阅结果出来,语文多在70分以上,高分可达92分。平均分应该在80分左右吧!这和试卷难易程度有关,也和阅卷老师有关。虽是集中阅卷,两个学校老师一通气,不至于下手那么“狠”。何必给自己同事过不去呢!再说,以后抽考到你这届,让他们去阅卷呢?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马上过年了,就让学生多考几分,过个好年吧!
今天天气不错。很好的太阳。阅卷。去异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