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同志们冲啊专业课就业形式名落孙山 |
分类: 往事如烟 |
室外冷风紧,室内暖如春。忽然想起这个周末是考研的日子,而今参考的莘莘学子正在忙着什么呢?常规的安排,今天应该考完了政治、英语两门,明天就是专业课了。前面已经发过一篇《同志们,冲啊》的博文,给考生呐喊加油,为胜者欣喜、为败者叹惋。今晚,我竟不能不想到自己的考研经历了。
考研原因。1、名校情结。因自己高中几年的多病最终与名校无缘,因而对名校向往之情“年既老而不衰”。2、同事先例。经过长期准备,04年参考的我的三位同事,一起考中。3、朋友鼓励。有鼓励我参考公务员的,本省却规定教师要区级以上部门盖章,看考试用书了但找不到部门盖章。想自己性格,还是不“误入尘网中”的好。后有朋友鼓励考研,于是有准备考研的打算。如果说还有原因的话,自然,现实的不如意也应算得上一条。
考研导火线。06年9月底,单位召开例会,领导传达一通知,大意是说安师大(安徽师范大学)在市里搞个什么培训,学习合格后即可拿到硕士研究生结业证书。于是按照通知指示就颠颠地到区教委报名去了。进了教育局长办公室,局长大人问怎么知道的。我说学校开会说的。局长说我们区是不会认可这学历的。我说文件上不是说认可吗。局长说谁认可谁认可,我们区不认可。我知道这就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也不争辩。局长最后告诉我:“如果想上研究生就参加研究生考试啊!”咦!这局长还不错。想想原来单位领导的领导(那教育中心主任),在学校大会上放话:“听到哪个老师想跳槽,我就怒不可遏!”回去的路上,很是激动:我要报名!
07考研。06年十月报名还不晚。看了好多学校好多专业,就挑个初试参考的书较少的报了(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因为初试只考王力的古代汉语)。随即在网上报了名。然后网上求购资料。两个多月的冥思苦读,20、21两天考试。等到成绩下来自我感觉还挺不错(总分352),专业课特好。客观地讲,这主要应该归功于购得了有效的学习资料。英语多年不学紧靠突击两个月确实不行。碰得了四十分(写作应该能写低水平的),名落孙山是必然的。可这却坚定了继续考下去的信心。
08考研。眼看这就业形式已经严峻。就像今年多数考生都奔北大这样的名校一样,我想要报考名校。如果北大也允许自考本科生报名的话,我想我也会的。然而不允许。北师大倒可以报,于是便决定报北师大。咨询一朋友汉语言专业哪个就业好些,那朋友说对外汉语吧。于是就报名北师大对外汉语了。07年一年时间,我不懈地学习,准备迎接08年元月份的考试。后来买了爱考机构的考研资料,也添置了需要的图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元月19、20两天,天降大雪,我又一次来到考场,度过紧张的两天。
09考研。08考研成绩下来,名落孙山。我总结了经验:英语还没能达到要求的水平,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参加考试;专业课考试试卷批阅标准太严,失分原因最好能查明;最好能联系上导师(那简直做梦)。08年一年,政治稍稍放点,英语常抓不懈,专业课书太多,知识太杂,虽花时间可总还是没把握。08年的考题自己记下来过,在网上也搜得到题目(回忆版),但终究没有答案,哪怕是参考答案。我就搞不懂这些教授,有本事出题就没本事整个参考答案共后来的考生学习吗?09年的元月10、11两天,我再次来到考场。结果,总成绩还不如08年呢!
考研,我总在想:英语政治试卷因为网上到处可见不返还就算了,那专业课试卷,教授们就不能改好返还给考生们吗?做错也不知道错哪儿,失分也不知道失分在哪儿。试卷毕竟是我花了钱买的、花了精力做的。你们批阅也有我出的阅卷费的吧!你们留着我的试卷也是废纸一张,干嘛不能给我就算留个纪念也好啊!
过去的就过去了,这辈子也不打算再考研了。有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的越快。我想我那段日子是充实的。有人说:错误的事情做得越认真,就错得越离谱。我想或许我参与考研不是志存高远而是好高骛远,自己做了本不该做的事情。然而,事出有因,没有理想的结果也是结果。就业形式更其一天天严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漫漫考研路上,苦乐唯有自知。经历就是财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