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备课

(2011-01-13 16:02:36)
标签:

教育

教法

教学方法

教材体系

主动性

分类: 青葱校园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备课话题。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备课如何提高有效性。希望自己的粗浅认识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谈备课

 

    首先,备教材,做到胸中有沟壑
  
  胸中有丘壑,就是说备课时,必须明了即将面对的教材,即:本册教材在全部教材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整个教材体系体现了什么样的编排理念,在整个目标中落实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这种明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确定教学年级,在准备备课前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教师还要能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的态度,不可照搬照抄。
  
  其次,备学生,努力找到他们的需要                   【手机随拍现场,非自拍,很不清楚】 
  
  备课时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最佳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密度。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我们通过平时的上课、听课都会有深刻地体会,就是:了解学生与研读教材同等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如同食客对于厨师的要求一样。老师备课,自然也就要把握住自己的学生的口味特征,有目标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研究一旦确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而学生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发展的人,这也就是要求备课要常备常新的道理。
  
  第三,备教法,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操作性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的特点,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最后,借助网络在整合中博采众长
  
  教师,并不是一种只需要辛勤的工作的职业。现在的网络时代,为人们提供了纵情驰骋的空间。当我们拥有了这么良好的备课条件时,又怎么能放弃这些宝贵的财富不用,却只凭借了个人的微薄力量蜗行摸索呢?一般情况下,我在思考了大致的思路和框架之后,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资料的储备,有利于课堂的拓展延伸,让课堂富有弹性,充满灵气。发挥资料最大的价值,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备课要备好,教师必须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要对这几方面进行仔细研究,对于每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科任老师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把所有出现的词组或句子都当成是重点,要学生去背,那么一来,学生会疲于奔命,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我建议,每堂课给学生两至三个要掌握的要点,那么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要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操作。 【此文系今日国培研讨会上发言稿】谈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