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2010-08-08 10:09:43)
标签:

勋业

代表作

词人

唐宋

岑参

滁州

分类: 深度阅读

   头发早白原因比较复杂,既与遗传性、体质性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各种因素有关:比如营养不良、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有的内分泌疾病等也可使头发变白。也有人认为,用脑越多,头发白得越早;有些年青人在短时间内,头发大量变白,则与过度焦虑、悲伤等严重精神创伤或精神过度疲劳有关。这种说法有无道理?近来阅读唐宋诗词及文章,发现不少名士大家也曾为白发感慨,我们不妨看他们是如何感叹白发的。

 

    一、李白(701—762),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白发三千丈?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不能不使人惊叹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李白的气魄和笔力。

 

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代表作:《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三、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岑参和杜甫都对时局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四、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早生华发?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作者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

 

    五、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代表作:《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写滁州官民同乐的情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习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遭贬滁州的醉翁欧阳修此时年仅三十八岁。 

 

    六、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为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得到我生前死后的英名。只可惜自己已白发丛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七、岳飞 ( 1103-1142)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汉族。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人。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弹断了又有谁听?“白首为功名”,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此时作者凄凉的情怀很是悲伤忧郁。

 

    八、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九、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人。南宋名臣。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

代表作:《水调歌头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间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三个短句写出作者赋词时的环境气氛:青灯绰绰,夜漏将尽。三句中,重心应在“搔白首”三字上,是一种无奈而又不甘的心境,由此引出“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的慨叹。这里的“勋业”,并非指一般的功名 而是指收复失地的大业。由于“老来勋业未就”,因此作者原来打算功成身退 归老林泉的愿望便落空了。

 

    十、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宋十大名士悲白发代表作:《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这首《渔家傲》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

   

    列举不够全面,但可见古人早就知道忧虑可以导致白发早生的道理。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要避免白发早生,除了要注意均衡营养之外,还要尽量给自己减轻精神压力,让身心保持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