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爱已过,唯愿剩余光线岁月不变更。


标签:
温澜潮生。 |
分类: 书情。 |
我用了七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合上书,你必须要喝一大杯冰水,才能压住你心里长长而未能表达的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一步漫长而纠缠的人生电影,突然十年便过去,你才知道,有些人的十年是那样动荡。一幕幕的文字与场景在你脑海中穿过,都是你熟悉的城市---北京。国贸、三里屯、和平门、昆仑饭店、凯宾斯基饭店、Jazz Ya……你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走到哪里,要在哪里停下,要如何散场,因为太厚重,承载了太多人的十年。
我喜欢这个故事的主旨和立意,那就是关于“爱”和“被爱”,“永久”与“孤独”。这种力量的抗衡,这种情感的负荷,这种必将由生至死始终与我们为伍的情怀,是小枝、许友伦、朱莉,Chloe、武锦程,和我们,每一个都与之相伴的。和我们成长的足迹总有那么些相似。
这些不动声色的纠缠,早已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或松或紧。
于是我们在爱里成长,在爱里犯错,把爱当做武器刺伤可以爱的人,却又将它化为蜜糖,融入时光,存进眼眸和心底。
我们习惯用“爱”,填补寂寞,然后用“被爱”,肯定自己的价值。可后来才慢慢明白,看上去拼命爱着的我们,其实并不懂得何为爱,如何去爱。
我们最不能辜负的是自己,可是却有太多人不知道辜负与自私的意义,最后总是将自己放逐。
就像书中的小枝,那么渴望爱,在爱里最终成为情商很低的一个人。她不断的与自己,与许友伦较量。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本身即是答案。没有答案的问题,也终将不是问题。至于那些盘绕在心头太久的关于爱的谜题,若它仍是谜题,唯一的原因,就是还不够那么的爱。当足够爱,心头不会再有谜题。或说,爱不够准确,那当被叫作是慈悲。”
“人这一生,有些很深的因果,并非是一些表象能解释。所以,反过来说,被拖欠,被辜负,有时候,未必不是好事。”正如故事中许友伦所说的:“其实,任何人要接受另一个人的后半生都是蛮大的工程。”
林小枝,许友伦。是他们让我愿意相信,在时光的不远处,一定有一个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正赶来与我相逢。
就像书里的小枝与许友伦,他们这场爱情的地震,跨越了两个生命最炙热的时光。
时而勾走全部的精力,彼此失魂落魄,又时而双双以为不再需要爱的补给,可以有勇气轻描淡写,寡淡一生。“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是接受他的全部。包括接受他的离开——假如离开是他的需要。包括接受他决定换一个活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小枝离开许友伦的时候是换了一种活法,可是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有一个人落在心里。
那时候以为是路人的人,没想到最后成了痴缠长达十年最终也没有在一起的人。这算得上是天大的遗憾吗。无人能说。
就像朱莉对小枝说,我对人性很失望。
可是到最后的,还是用爱化解了与Chloe与父亲之间的争吵。我喜欢朱莉和小枝之前的感情,就是发生任何事情朱莉都不会拉下,任何时候,只要小枝需要,都会站出来给她实质性帮助的人,哪怕是面对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总能相信爱情的美好,同样的在这里友情亦是非常温暖。她们到最后互相倚重。
武锦程是多数人心里温柔儒雅的男子,特别适合做知己。就像小枝自己说的,小时候我渴望成为你的知己,现在站在你身后,用心记住你说的话,仍旧相信自己是你的知己。我们会与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牵手的可能,可是会有多久,都无法知晓。
可事实上,我们谁都无从逃离命运布下的网,有些事,其实一开始,就能看到结局。
人一辈子,最不可辜负的,就是自己。只是,很多人分不清生命是‘不辜负自己’,生命是‘自私’。”
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 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
小枝在爱情里踉跄走过很长的孤独,许友伦则在“过去”与“将来”的不断抗衡中,将原以为一往无前的悸动,归为养分,供养终将到来的成熟。
而故事中另外的每一个人,也都因“爱”这件事,而谱写完整自己的命运。
就像千里迢迢奔赴一场告别的武锦程,只是为了和小枝好好告别。因为最难过的是,年少时因为害怕,而未能好好告别。
就像与所有人为战守护“忘年恋情”的Chloe,她的身上具有勇敢自信,对于自己想要的都无比清楚,并且相信一定会实现。
就像用所有错过误打误撞一份圆满遇见的朱莉,
甚至,是嚣张跋扈为爱而战的陆薇。
似乎每一个爱着的人,都是内心美好而纯善的,都是果敢而自然的。结果是怎样已经不重要了,是否长久,也没有那么重要了。经历的那些,足够在每一个困苦,孤寂的时光拿出来回味。
就像那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陪伴在你身边的人,不能强迫别人来爱自己,只能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其余的事情则靠缘分。爱总是能给我们太多期许,在路上,我们一边付出,一边伤害,一边错过,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选择,莫失莫忘可能是我们在未来路上能做到的最好选择。”
亦舒说过,只有怨偶才毕生痴缠下去。真正相爱的人,总是不得善终。
这样想来,失去,放手,告别,真的算不得什么。
相爱时不离不弃,分手后莫失莫忘。我不敢说这就是正确的爱情观,但至少,它成就的,是一场善缘。
“无情”乃晨钟暮鼓当头棒喝,让你明白事过境迁,不放无益。
别离,也可以是场欢喜。
所以在可以相遇的时候,别惧怕,勇敢的向前走。
就像书的最后秋微那样:保护好自己内心那一定存在的纯良。当所有人最终必定会离我们而去之后,那才是这一程我们能在最后留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所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