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笔下的诗酒人生

(2016-01-26 10:07:23)
标签:

杂谈

诗酒文化

丰子恺

漫画

幽默

http://s3/mw690/001NvCdwzy6YRMXxmCKa2&690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开创了中国漫画的先河。丰子恺生性率真天真烂漫,一生画作译作甚丰。他的漫画自成流派,风趣幽默,《缘缘堂随笔》和译作《源氏物语》、《猎人笔记》等都出自他的笔下,为一代美学、文学大师。

 

http://s7/bmiddle/001NvCdwzy6YRN3p6fk56&690

家家扶得醉人归

 

谈到丰子恺,必然得说到酒。他喝酒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绍兴产的黄酒为主,很少喝高度白酒。丰子恺嗜酒,但从不喝醉,他追求的是一种情调与趣味。三两好友把盏闲话,忘却尘世的烦恼忧愁。几颗花生米、一碟豆腐干就可以让他喝得爽心惬意,陶然怡然。

 

http://s14/mw690/001NvCdwzy6YRN7kRXL3d&690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丰子恺嗜爱绍兴老酒,认为酒比饭更为重要,宁可食无饭,不可喝无酒,他常说,“我可不吃饭,但少不了酒,酒是米做的,吃了酒就等于吃饭了。”

 

他写过不少有关喝酒的文章,如《湖畔夜饮》、《酒令》、《沙坪的美酒》、《吃酒》等等,还作过不少有关酒的画,如《东园载酒西园醉》、《沽酒人家》、《有酒自饮》、《一壶酒换一斗米》、《相欢有尊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传诵之作。

 

http://s3/bmiddle/001NvCdwzy6YRNbF8Uq52&690


置酒庆岁丰醉倒妪与翁

 

在《沙坪的美酒》一文中,丰子恺称“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而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

 

丰子恺还说,“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我有生以来,从未吃过那样的美酒……唉,我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种美酒。”可见沙坪的美酒实在是令丰老先生终生难忘!

 

http://s14/bmiddle/001NvCdwzy6YRNhy4a19d&690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的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丰子恺对饮酒是一种随心随性的态度,亦是对自己辛勤笔耕的一种慰劳。

 

丰子恺漫画充满诗意,并不执着于酒事。而以简约的笔触游走在酒里酒外,为我们昭示出:酒后的世界,原是介于现实和梦境之间的世界,它带领我们走出掩体,让性情与理智博弈,最终能够在约束与失控的边界游刃有余的人,得酒神之精神,享超验之自由。正因为如此,人类千百年来才乐此不疲。

 

http://s13/mw690/001NvCdwzy6YRNqA4Ak7c&690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丰子恺笔下的缤纷世相中,赋予酒文化以浓郁的诗意,既有“三杯不记主人谁”的豪气,也有还有“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温暖,更有“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怅然……让我们这些不喝酒的人也醺醺然了……

 

http://s12/bmiddle/001NvCdwzy6YRNu1bbteb&690


三杯不记主人谁

       朱自清说,欣赏丰先生的漫画,“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那味儿”恐怕很难言表,但确是我们深深感受于欣赏丰老漫画之时,并久久回味于掩卷之后。

 

http://s5/bmiddle/001NvCdwzy6YRNBhHvK44&690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丰子恺漫画的耐寻之“味”,源自于作者热爱生活、善待人生,悲天悯人、关注民生,率真纯洁、疾恶扬善,富于情趣、乐观向上的宽阔襟怀;源自于作者对时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知与感悟;源自于作者深厚的艺术学养和执着追求。正可谓,画者,看似画纸,其实画的是作者之心,画的是作者之人品。

 

http://s5/mw690/001NvCdwzy6YRNEvRbK54&690


一壶酒换一斗米

 

       丰子恺的漫画,大多取材于身边的平凡人、寻常物、琐细事,或写市井百态,或写乡村风物,或写天真童趣,或写民俗活动,或写时令景致……总能以小见大,常有弦外余音,揭示现实社会的世态炎凉、悲愁喜乐、生活哲理、人生感悟。在浅近直白中蕴含高远的立意和深邃的启迪,在雅俗共赏中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操。以致“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远不忘的东西。”(朱光潜语)

 

http://s16/bmiddle/001NvCdwzy6YRNOGExNbf&690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林语堂说过,中国人缺少幽默感。今天很少中国作家会有幽默。可是丰子恺是例外的,他的漫画老让我们乐。不光是乐,也让我们思考哲学的问题,比方说我们存在的意义。

       在当代艺术中,孩子很少出现。我们经常看不到他们。丰子恺不一样。可以说,没有孩子就没有他的艺术。对他来说,孩子就代表他最宝贵的道德:朴素。从他来看,人应该向孩子学习。他是对的,因为孩子不知道什么因果关系,所以他们能看到东西、事情、人的本身,他们的逻辑是有诗意的。

http://s16/bmiddle/001NvCdwzy6YRNRHImP4f&690


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我们今天在路上看到乞丐,很可能不舒服。丰子恺笔下的孩子呢?他们看到要饭的人,会问“母亲,他为什么肯做叫花子?”这个问题不一定有诗意,但是他的逻辑值得我们思考……

 

在丰子恺晚年的信札中,几乎随处都可以读到他记述喝酒、抽烟的文字,而且大多写得很有诗意。“窗外杨柳,绿意已浓,独坐浅斟,自谓南面王不易也。”“我端居静坐,饮酒看书,自得其乐。”

http://s7/mw690/001NvCdwzy6YRNVHnGC06&690


主人醉倒不相劝客反持杯劝主人

 

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面对子女们要他戒酒的建议,他也只说“少饮清欢可也”,而拒绝戒酒。真病到不能喝酒的境地时,他也会在想象中重温酒的滋味,从而在“文化上”保持一种喝酒的生活方式。1970年,丰子恺在给儿子新枚的信中说:“我不想吃酒,足见体温未复正常。本来可以‘掩重门浅醉闲眠’,今只能‘冥想闲眠’。”能想起“掩重门浅醉闲眠”的诗句,这本身就是对酒的一种想象……

 

http://s16/mw690/001NvCdwzy6YRO048XB6f&690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丰子恺对饮酒,抱一种随心、顺意的态度,有如他的随笔和绘画,兴之所至,“行”之所至。从吃酒当中,他品出种种常日、常人不易感受到的情致。在他看来,品酒不仅是品尝酒菜的味道,而且还是品景致、品情境、品人生。有景无酒,算来淡然,有酒无景,更是索然。丰子恺一生历经离乱,童心不改,他爱喝、会喝酒、知酒的情趣。

 

我国自古就有论“艺品”不离论“人品”的传统,即所谓“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尽管事实证明“艺品高未必人品好”,但就真正的名家而论,德艺双馨者毕竟多数,而丰子恺先生可谓当之无愧。

 

丰子恺一生与酒相伴。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已经78岁的丰老在给儿子丰新枚的信中说:“我日饮黄酒一斤,吸烟一包,可谓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也。”他的心情是快活的。一个人某一时期保持快乐心情是容易的,但一辈子都保持好心情则很不容易。

http://s10/mw690/001NvCdwzy6YROb4zvba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