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丽江
(2010-05-28 14:54:56)
标签:
美食 |
分类: 饷客之道 |
食在丽江
——美食攻略
丽江粑粑、酥油茶、“三叠水”、琵琶肉、坨坨肉、鸡豆凉粉…… 说起丽江的美味,就像数起草甸上的耗牛,一时半会儿真的说不清。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丽江的口味已经介乎于汉族与藏族之间了,就像丽江的建筑艺术。
Ø
纳西人的满汉全席,因使用三套大小不同的餐具,即六个大碗、六个小碗和六个盘子,共十八道菜看,所以又称作三叠水。在有贵客来访的时候,纳西人的最高礼仪就是“三叠水”。按所上菜看的口味分三次上席,第一叠是以甜点类为主的,如米糕、蜜饯、果脯、时鲜的果类食品;第二叠,是凉菜类,其中包括丽江特产,吹肝、凉粉,还有火腿、豆腐干等;第三叠才是熟食类,主要以蒸菜为主,又根据季节出产的物产不同有所不同。这三叠水中包括了山珍海味,纳西族地方风味和特产小吃,可以说是纳西人的满汉全席。
腊排骨火锅是纳西名菜“三叠水”第三叠——热烈叠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腊排骨火锅主料排骨选自放养在雪山高原中的纳西族农家走地猪,经腌制后风干而成,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食用时常采用沙钵,佐以芋头、山药、韭菜根、青笋、莲藕等辅料,文火炖开,汤色醇白鲜美、肉质细嫩,喜欢辣味的还可以要一份蘸水,十分过瘾,回味无穷。
Ø
琵琶肉是纳西人家的又一道特色菜肴。这是取自一头完整的猪,去其内脏和骨头,加入佐料,用线缝合。然后用石块压平风干,再挂在火塘上方经烟熏三四个月,因为形状颇似琵琶,而得名琵琶肉,又称猪膘肉,存放的时间越长,肉味越加清香,吃起来肥而不腻,十分可口。
Ø
丽江粑粑是丽江街头最容易找到的食品之一。丽江粑粑分为甜咸两种口味,因为香脆可口,而且不容易发霉
木府大院附近有一家专以做丽江粑粑的小店,那里出售的而江耙把远近闻名,很多当地人都在那里买着吃,而不是自己做。从他家门口挂着的“丽江粑粑”的那块牌被熏黑的程度就可以知道有多长的历史
Ø
与丽江粑粑一样,酥油茶也分为甜咸两种口味。是用酥油、鸡蛋、盐、麻籽、花生、核桃等,再加入煨好的茶叶水,盛在一种木制的细长的筒内,用一根木棍反复地搅拌,当地人又叫做打酥油茶。是丽江地区很多民族的主要饮茶方式,也是他们一天开始必需的食品。
对于第一次喝酥油茶的人来说,第一口下去会有种异样的怪味,但如果你坚持再喝一口,那么,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醇香,当然不用别人请,你会主动再喝一口。甜的腥味较重,初尝者最好从尝试咸味的酥油茶开始。
如果只是想尝一尝酥油茶的味道,你可以先要半筒,这样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永胜油茶是丽江地区永胜县独有的一种饮料。
“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这是在滇西北非常有名的说法。在永胜和宁蒗的很多家庭,每天清晨,都会煨油茶来佐餐。油茶的做法与酥油茶不同,最正宗的是用永胜特制的茶罐在火塘或者炉子上煨煮而成。在丽江街头几乎找不到,但如果有机会到永胜,这是一定要品尝的一种独特饮料。
Ø
鸡豆凉粉在丽江古城里面几乎成了招牌食品了。鸡豆是丽江特有的一种豆类,用鸡豆做成的凉粉就称作鸡豆凉粉。鸡豆凉粉在丽江古城里分为凉吃和热吃两种吃法。夏季多凉吃,把凉粉切成片,然后加入五颜六色的佐料,色香味俱全,而且消暑开胃。冬天,用平底锅将凉粉片煎得两面金黄,再依不同的口味配以不同的口味,同样色香味俱全。真是价廉物美的佳肴。
Ø
米灌肠在纳西语里称作“麻补”。是把大米或糯米蒸熟后,拌在新鲜猪血、蛋清及各种香料里,然后灌到洗净的猪大肠内,封好蒸熟而成。吃的时候,切成片可煎可蒸,也是丽江地区的特有吃法。丽江古城的小饭馆里大都有这道菜。
在丽江古城各种小饭馆很多,特别是大石桥附近更多,每家都有自己的看家菜,走进去失问清楚然后再点菜。如果是雨季到丽江,那时候正是出菌的时候,丽江的松茸很有名,还有一些好吃的菌类,千万别忘了品尝。
而“妈妈傅”和“九七”这样的大饭馆都有自己回头客,如果是一个人到丽江旅行,在新义街要份小吃,比如丽江粑粑、酥油条不仅味道好,而且有足够的热量。
Ø
丽江的酒吧主要集中在古城密士巷一带,入夜,这里是古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不仅能喝酒聊天,很多酒吧还可以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