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案例

(2010-10-25 16:2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精品案例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均为外国名篇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本文是学生自小就爱读的童话,过去孩子们主要是侧重于欣赏故事情节和美丽的人物形象,而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则应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我确定本课时的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位:在对课文重点内容的阅读理解中,抓住虚实交替的写作方法体验、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教材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这些幻象的美好与小女孩现实生活的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教材的难点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句子,一是“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餓,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和“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本课故事性强,学生有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阅读理解训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已基本能够自己读懂故事。只是在重难点内容的学习上,老师适当的点拨,教给他们理解故事中深刻含义的方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主要采取“给方法,说思路,自读悟”的方法教学。在老师以一处内容为例,指导方法之后,学生按照思路去学习。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比较体会来领悟思想感情。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感铺垫,请同学们畅谈大年夜是怎样过的,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接着导入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以学生生活实际切入课文,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

第二步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认读生字词,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了几部分内容。整体感知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生字词,了解了全文的整体结构,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第三步品读课文,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配乐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人物的命运,并转化人物角色,从小女孩的角度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

第四步学习结尾,质疑解疑。大胆打破课文顺序,直入故事结局,引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部分,围绕重点语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第五步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幸福”。这是学习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学中主要采取了虚实结合、走进人物内心换位思考等策略,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感受小女孩现实的悲惨,内心的渴望,同时自主学习,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把握文章中心。

第六步设计了拓展延伸。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想象小练笔。并推荐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整个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解疑、换位思考、品读感悟等学习能力。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中溢满着“爱心”,教学本课还注重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爱”,激发学生的“爱”,从而让“爱”永远的传递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