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与不计较

标签:
惜时如金老师全成魏书生情感 |
分类: 呆头呆脑-关于自己 |
http://s8/middle/6235a0c9n8a125e8dd1e7&690
最近事情比较多,今天得空,白话两句。
因中考、高考放假,周六、周日与周一、周二调休。问题来了!周六、周日课好上,因为原来课表上没有安排。但是周六、周日谁来到校做晚自习值班呢?有周六、周日的值班任务的老师说,应该是周一、周二老师值班,因为是调休!周一、周二老师值班老师说,应该是周六、周日老师值班,因为原来就有安排!于是争论不下……
期末监考,有人反映安排不妥当,理由是有的人监考次数太多,有的人监考次数太少,甚至没有。
类似事情很多。
忽然想起我表姐姐为了打趣我而编的一个故事:说一群教师在一起吃饭,买了三斤肉,为了防止煮熟后而分配不公,事先称好,然后用线穿好在放在一起煮。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刚刚出来工作,心里非常的不痛快!以后每次表姐姐家里有事,别人送20元,我一定送60元。表姐姐来我家,不管多忙,我总是相陪,并且尽量买最好的菜。目的就是要为教师争口气,教师也不是小气之人!
期末工作比较烦人,仔细想想也就这几天。如果为此去计较这些,那么工作就更是一件恼人的事情了,本来监考、值班、为别人代课、阅卷等大多数工作都缺乏新意,就是重复,顶多就是多做一些、少做一些。如果还为工作去增加人际关系的难度,明显得不偿失,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计较,多做点就多做点,闲也闲不出花来。
我说这些,不是要批评那个老师,因此不要对号入座。其实,我自己从“计较”到“不比较”也有一个过程。相当初,别人说了我什么,我常常急得要跳;别人在后面搞一些小动作,我常常晚上不能入眠。但是近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很少急了,最多解释一下,完了就一如既往工作、生活。因为你太把别人的话当回事,就越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在我认识的许多名人里,我最喜欢魏书生。魏书生老师可真算得上“不计较”的人。他不计较环境,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多付出,不计较少回报,不计较劳苦,不计较诽谤。他是一个大智慧的人,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思想里的纠纠缠缠,人事间的是是非非,经他一思考,经他一剖析,经他的思想一过滤,全都成了自寻烦恼,全成了子虚乌有。所以,他活得自由,活得轻松,活得洒脱。他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全心全意干事业的精神氛围。在他身边的人,读他书的人,也都会受其感染,得其思想,做一个智慧的人。
其实,魏老师也有计较的。他经常锻炼身体,非不得已,必定步行上班,计较身体的健康。他每天规定一定要写多少文字,计较思想的总结。他坚持教学实践,计较能力的提高。他惜时如金,计较光阴的流逝。
计较该计较的,放弃不该计较的。分清这两者的不同,这是我与同仁们今后需要共同学习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