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课堂教师创造性活动心理体验 |
分类: 化学世界—课堂思索 |
今天下午第一课巡课,在初一某班数学课上,一临窗而坐的男生正低头看课外书,同坐的男生提醒他,外面有老师。他慌里慌张收起书,发现我站在外面,连忙把书旁边的衣服拿给我,我一笑,示意他把课外书传递给我。在我注视下,他不得不把课外书交给我。我翻开一看,原来是小说《魔幻帝国》。
在初二某班和初三某班,我看到不止一个学生在课堂里睡觉,前面的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课……
如何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课堂?我觉得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以为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因为“学生基础差”、“学生不爱学习”、“学生习惯差”等方面,因为这样无助于反思、改良自己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老师上课,专家评课,都很重视分析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参与度,目标达成度。但是有多少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快乐指数?
我们要求教师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但是有多少教师在真正实施这个方案?
我以为,教学是一项富于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规划和安排。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过程导向理性的全面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求知识的乐趣。
我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学会方法,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贯彻主体性原则,学习者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学习者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和潜能。为此,教学活动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