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
我们是从江口县直奔镇远的。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根本不算远,所以,我们到达镇远游客中心办理入园手续也不过早上九点多一点。游客中心的值班人员很热情,得知我们是从襄阳过来,他很健谈,大概是他也去过襄阳的缘故所以有一种亲切感。
舞阳河河水碧绿清澈,舞阳河大桥雄伟挺拔,我们乘坐的景交车过了舞阳河新大桥,就停靠在米码头附近,我们也就开始近距离得游览镇远古镇了。我们随机走进了一条巷子,小巷很狭窄,青石板铺成的巷道很有年代感,两边的建筑都是青砖砌墙,由于年代久远,斑驳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有些人家颇有情趣,随手在门厅旁边种植了些许花草,微风拂动花枝摇曳,也使得古朴巷子更加灵动起来。由于镇远古镇从秦开始建制,有2000多年历史的遗存,自明清再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曾作为州府治所和军事重镇,所以,这里很多的大户人家家底颇为厚实,白墙青瓦,门楼高大,很多院子里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依山势而建很有规模,也很有气势。
我们拾级而上,悠哉乐哉,感受岁月的静好,并感叹古人渔樵耕读的闲散。巷子的尽头是一家老邓家豆腐店,据说是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中报道过,所以,这里游人众多,大多品尝老邓家的豆腐丸子和豆腐花。我也不免俗套,让店家舀了一碗豆腐花,再加上生抽葱花辣椒油,豆制品的清香通过味蕾被大脑记忆,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镇远老邓家品尝豆腐花。
老邓家豆腐店西行大约50米,是镇远古城巷子里著名的猪槽井。此井虽然名字不雅但是水质清冽,清泉从岩石缝隙里析出,然后在一个长方形状如猪槽的石槽里存储起来,再通过石槽上的一个缺口满溢而去。猪槽井水质甘甜,槽底长有水草,数条短尾小鱼在清净的水槽里自由游动,贵州这边通常在水井里放养几条活鱼,这样就可以随时监控水质的情况,预防有人投毒,这也和稍后我们见到的四方井有异曲同工之妙。
镇远的老街通铺了青石板,所以,无论你在小巷子里行走还是在大街上踱步,青石板的街巷总让人有无限的遐思,倘若此时镇远古镇飘起细雨,街巷深处有一个撑起油纸伞的女孩款步而来,那么,这个撑着油纸伞在青石板的街巷踱步的女孩一定是我梦中的女神。
我们是步行通过祝圣桥到舞阳河对岸的。祝圣桥是镇远古镇的标志性的建筑,原名溪桥,大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后来屡次被洪水冲毁仅存桥墩,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重新用青石重修,大桥正中修建了一座全木质魁星楼,后来乾隆皇帝大寿,当地官员遂将溪桥改名祝圣桥。祝圣桥不仅曾是小城连接舞阳河两岸的惟一通道,也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还有缅甸的使团骑乘大象运输朝贡物资通过祝圣桥往返京城和缅甸呢。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宽度8.5余米的桥上还跑起了汽车,作为滇缅公路的延续,承担了输送生活及战备物资的通道作用。它的作用已不简简单单的是桥,而更多的是对镇远历史的鉴证!
我们到镇远游玩的时候,恰逢当地即将举办一场龙舟赛,数十条龙舟正在舞阳河上热火朝天的操练。鼓声响起,水花飞溅,龙舟如箭一般贴着水面飞行。清澈碧绿的舞阳河见证了历史的烽火硝烟,更见证了如今国泰民安的伟大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